赠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送苏少府赴任江南,余时还京

丈夫不叹别,达士自安卑。
揽泣固无趣,衔杯空尔为。
流云春窈窕,去水暮逶迤。
行舟忽东泛,归骑亦西驰。
秦地多芳草,江潭有桂枝。
谁言阻遐阔,所贵在相知。

诗意:这首诗是崔湜写给苏少府赴任江南后归京的赠诗。诗中表达了情感真挚的别离和追念之情。

赏析:该诗通过描绘别离时的情景和表达内心的感受,展现了作者与苏少府的深厚友谊。在第一句中,作者表达了真正的男子汉不应该抱怨离别,有志之士应该自愿选择卑微的安静。接下来的几句中,作者感叹离别的无趣,以及与苏少府共饮无味之感。通过这种描写,诗中情绪更为凄凉。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风景的变化,如流云、春天、水流等,突出了离别的苦涩和返乡的喜悦。最后两句表达了友谊的重要性,即便有远距离的阻隔,真正珍贵的是相互的了解与陪伴。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辛酸以及友情的深厚,表达了作者对苏少府的思念和祝愿。

作者介绍

崔湜(shí)(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安平房,进士及第,曾参与编纂《三教珠英》,先后依附于武三思、上官婉儿,由考功员外郎累迁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因典选受贿被贬为江州司马,不久又起复为尚书左丞。唐中宗驾崩后,崔湜依附韦皇后,改任吏部侍郎。唐隆政变后,他又依附太平公主,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并进中书令。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铲除太平公主,崔湜被流放岭南,途中被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的生平

依附武氏

  崔湜年轻时便以文辞著称,后考中进士,累迁至左补阙,又参与编撰《三教珠英》,改任殿中侍御史。

  705年(神龙元年),崔湜改任考功员外郎。当时,桓彦范执掌朝政,害怕武三思向皇帝进谗,便将崔湜派到武三思身边,让他暗中探听消息。崔湜见唐中宗猜忌功臣,武三思日渐受宠,便出卖桓彦范,依附武三思,升任中书舍人。

  706年(神龙二年),桓彦范、敬晖等人被流放岭南。崔湜劝武三思道:“敬晖等人日后肯定会回来,到时必成后患,不如矫诏将他们杀死。”并推荐表兄周利贞。周利贞将桓彦范、敬晖等人残害致死,被擢升为御史中丞。

担任宰相

  708年(景龙二年),崔湜改任兵部侍郎,与担任礼部侍郎的父亲崔挹同时担任尚书省副职,开唐朝之先例。当时,昭容上官婉儿专秉内政,崔湜便依附于她,因此深受唐中宗的宠信,改任吏部侍郎、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709年(景龙三年),崔湜与郑愔一同执掌典选。他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大肆破坏选官制度,遭到御史李尚隐的弹劾,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上官婉儿与安乐公主多次在皇帝面前进言,崔湜得以改授襄州刺史,不久又任尚书左丞。

  710年(景云元年),唐中宗驾崩。韦皇后立李重茂为帝,临朝听制,再次任命崔湜为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不久,李重茂禅位于相王李旦,是为唐睿宗。崔湜则被贬为华州刺史,后又担任太子詹事。

  起初,崔湜曾建议开通南山新路,以连接商州水陆交通。他役使数万役丁,开出一条新道,并严禁旧道通行。711年(景云二年),崔湜被追论开辟山路之功,加封银青光禄大夫,不久又在太平公主的引荐下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712年(先天元年),唐玄宗登基,任命崔湜为中书令。他诬陷刘幽求,致使刘幽求被贬岭南,又命周利贞将其杀死,却没有成功。当时,崔挹年老致仕,因受人请托,多次干涉崔湜公务。崔湜大都加以拒绝,因此父子失和,受到舆论的鄙薄。

流放赐死

  此前,唐玄宗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多次到崔湜家中做客,将他视为心腹,但是崔湜却依附于太平公主。门客陈振鹭进献《海鸥赋》,以此劝谏崔湜,崔湜虽然称善但心中很不高兴。
713年(开元元年),太平公主与宰相崔湜、窦怀贞、岑羲、萧至忠以及太子少保薛稷等人密谋,欲废除唐玄宗,另立皇帝。崔湜还与宫人元氏密谋,要在玄宗使用的赤箭粉中下毒。

  同年七月,唐玄宗欲诛杀萧至忠等人,还将崔湜召去,托以腹心。弟弟崔涤对崔湜道:“皇帝不管问你什么,你都不要隐瞒。”崔湜没有采纳。萧至忠等人被杀后,崔湜也被流放岭南。

  当时,新兴王李晋也获罪伏诛,临死前叹道:“本来谋划这件事的是崔湜,现在我被斩首崔湜却只被流放,多么冤枉啊!”不久,崔湜密谋进毒之事被查出,被唐玄宗追命赐死,时年四十三岁。

崔湜的轶事典故

自比王谢

  崔湜与兄弟崔液、崔涤、崔莅都因才学而担任要职。每次兄弟们饮宴之时,崔湜都自比东晋时的王谢贵族,常道:“我们崔家出身高贵,官职显要,都属一流。大丈夫应该掌权治人,岂能默默地受制于人。”

诗服张说

  崔湜担任宰相时,年仅三十八岁。他曾在傍晚出端午门,下天津桥,赋诗道:“春还上林苑,花满洛阳城。”张说叹道:“这般文采地位,我还可以追得上他,可是像他这般年纪便有如此成就,我就比不上了。”
  
杖则遭忧

  崔湜的父亲崔挹曾接受他人的贿赂,为他谋取官职。崔湜不知此事,没有录用这个人。这人便对崔湜道:“您的亲人收了我的钱,为什么没有给我官职?”崔湜大怒:“我哪个亲人收了你的钱?我要将他杖毙。”不料,这个行贿人竟然道:“您可千万不能将他杖毙,不然您就要丁忧了。”崔湜这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受贿,不禁大惭。

死前梦兆

  崔湜被流放岭南时,途经荆州,他梦到自己坐在地上一边听法一边照镜子,便问善于占梦的张猷。张猷道:“这是大凶之兆啊。坐在地上听法,法是从上而来的。镜字是金旁加个竟子,难道要终于今日?”不久,御史传来敕命,令崔湜自尽。

崔湜的家庭成员

祖父:崔仁师,官至中书侍郎。

父亲:崔挹,官至户部尚书。

兄弟:崔泌,官至刑部员外郎。

兄弟:崔涤,官至秘书监。

兄弟:崔莅,官至吏部员外郎。

诗词推荐

雷动天旋从六龙,更催时雪下云空。师行银色光中地,鸟过琼瑶草木中。

受授光翘禹,规摹陋汉唐。皇图开寿域,国步坦康庄。检玉方慈范,乘云忽帝乡。华夷均孺慕,矫首涕滂浪。

鬓乱羞云卷,眉空羡月生。中原犹将将,何日重卿卿。

唐时刘正字,今复见庐陵。珠树三根秀,金门一日登。赠君无句锦,觅我到溪冰。不为炎凉变,童年有此能。

慈宸念方国,上宰辍谟明。即拜三公府,还为万里城。松姿终自直,鼎意未尝轻。恋结云帘对,恩颁玉节荣。一经传令子,双璧聘材卿。鹢汎江南棹,犀罗帐下兵。台轓凝画绕,仙袂赤松迎。粟脱宾筵饭,羊均宴豆羹。吴农观耨水,芜壤叹糊赪。此日东山咏,惟公继颂声。

清邃林亭指画开,幽岩别派像天台。坐牵蕉叶题诗句,醉触藤花落酒杯。白鸟不归山里去,红鳞多自镜中来。终年此地为吟伴,早起寻君薄暮回。

刘郎白首尚多疑,百战功臣迹转危。致使文成谢封邑,未如还荐魏无知。

修理方丘,吉蠲是宜。笾豆静嘉,登于有司。芬芬声香,来享来盏。郊行将终,声歌和之。

朝持使者节,骑出大明宫。霜拂蓬壶外,春生海岱东。清时忧国事,白首问民风。我亦何为者,丹鈆点勘中。

岁月客中销,崎岖力自招。问人寻野寺,牵马渡危桥。为雨疑天晚,因山觉路遥。前程何处是,一望又迢迢。

桐庐县前洲渚平,桐庐江上晚潮生。莫言独有山川秀,过日仍闻官长清。麦陇虚凉当水店,鲈鱼鲜美称莼羹。王孙客棹残春去,相送河桥羡此行。

遥岑掣残电,炫转云筛碎。长庚送晓色,澒洞初见地。饥马恋枥鸣,呞牛系林睡。横塘寸鱼跳,鱼跳石双翠。敢嗟衣化尘,且喜风泛袂。蚤怀功名心,经济岂无意。老躯既肮脏,柔态渐斌媚。棹舟江南去,白酒谋日醉。丝蓴芼雪鲈,欲饱三尺喙。半生客荆州,两渡北津水。尚友有若人,获我

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

朱弹星丸粲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日日熏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先。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锦里只闻销醉客,蕊宫惟合赠神仙。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天涯岁晏雪霜繁,又见春风落塞门。一望秦川肠一断,欲持芳草问王孙。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屟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和多依黯。

浮沉闾里间,放志谢维挚。行贪月色静,归犯霜华湿。寒鼓出城重,飞星过楼急。却想竹亭下,主人犹独立。

阴雨何可处,乐事赖尊中。泥泞不可出,洁扫一亩宫。气平忧患失,目净尘滓空。谁知环堵间,乐事殊未穷。老人饱谙事,未易勤其胸。儿曹方蜩螗,几见弄伎工。惟有尊中物,于人差有功。不解作悲秋,吾师柴桑翁。

早持坚白论,晚踏软红尘。明逸并夷甫,初终似二人。

别来无事不思量。霜日最凄凉。凝想倚栏干处,攒眉应为萧郎。梅花岂管人消瘦,只恁自芬芳。寄语行人知否,梅花得似人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