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顾贞观的《开先漱玉亭》
拼音和注音
bì lì shuāng fú róng , zhèng lín wú dǐ g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芙蓉:(名)①荷花的别称,也叫芙蕖:出水~。②落叶灌木。花供观赏。也叫木芙蓉。
无底:没有底部。形容极深。无限度;无穷尽。3.谓不知底细。
壁立:壁立bìlì∶像墙壁一样陡立岸土赤而壁立。——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比喻家中空无所有家徒壁立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原诗
壁立双芙蓉,正临无底谷。
谁挥修月斧,尽削银河曲?
倒洒万斛珠,翻飞千寻玉。
有龙蟠其下,喧极眠更熟。
纵横题石字,但见莓苔绿。
洗钵注军持,馀生此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