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江

句吴奇胜绝无俦,更见松江八月秋。
震泽波光连别派,洞庭山影落中流。
汀芦拥雪藏鱼市,岸橘风香趁客舟。
冷兴不穷聊一望,烟空云霁倚层楼。

作品评述

《过松江》是宋代姚铉所作的一首诗词,其内容为描绘松江的美景。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松江景色绝无俦,单是八月的秋天更见美丽。湖泊上波光闪耀,连绵的山峦影子倒映在水中。湖岸上的芦苇丛隐藏着渔船,橘树飘散的芬芳正适时迎接客船。即便寒冷的雄心不会消失,我也可以倚在层楼上,欣赏烟雾散去、云霁的美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松江秋天的美景,通过对湖泊、山峦、芦苇、橘树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松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作者通过对景物的独特描写,使读者感受到了松江秋天的宜人之美,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过松江》通过对松江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壮丽和人文景观的美丽。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如松江湖泊上的波光、山峦的倒影、芦苇丛中的渔船、橘树飘散的芬芳等,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诗人运用了“吴奇胜绝无俦”的形容词,突出了松江的独特之美。同时,诗人还以自己的身份为主体,通过倚在层楼上观景的方式,增添了一丝忧伤和深思之感。

整首诗节奏流畅,字句简练明了,运用了一定的对仗和押韵手法,使得诗词的音韵和韵律更加和谐。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松江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这首诗词以其真实、具体的描写方式,展现了松江秋天景色的魅力,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

诗词推荐

自觉劳乡梦,无人见客心。空馀庭草色,日日伴愁襟。

拄杖挑云过五山,无心出岫倦飞还。参禅未用多行脚,道在如如不动间。

宠数频烦色愈温,耐官丞相克家孙。川原迤逦提封阔,旌纛森严上将尊。心识古人风节似,望知前辈典刑存。春风草绿长淮净,眼看频流雨露恩。

今日此相送,明年此相待。天上客星回,知君渡东海。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起来花换影,知己睡多时。莫厌山居寂,山人只自宜。

入冬已两旬,泽国霜始霣。可怜青青草,一夕生意尽。嗟予蒲柳姿,去日若飞隼。草衰有复荣,我发宁再鬒?微官虽置散,束带终自悯。渐退用妇言,千载付一哂。

经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今日始知高处险,不如归卧旧林丘。

家书未到鹊先喜,春事无多莺又啼。偶对好山留客坐,绿阴遮屋日将西。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宋玉对曰:“臣闻于师

日映宫墙柳色寒,笙歌遥指碧云端。珠铅滴尽无心语,强把花枝冷笑看。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安乐窝中春不亏,山翁出入小车儿。水边平转绿杨岸,花外就移芳草堤。明快眼看三月景,康强身历四朝时。凤凰楼下天津畔,仰面迎风倒载归。

犹忆儿时襁褓中,天南跋涉到江东。间关岭海三千里,倏忽星霜六十翁。追远无涯心事苦,苟生何益暮途穷。雪消日薄寒尤力,独倚危楼数过鸿。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家世凌风却月旁,别来衣变郁金光。神仙定遇容成子,教服三黄遍体香。

今日当赐沐,幸同官属休。于时舆梁成,径绝苍江流。山灵念我来,遂使蒙雨收。林端膏泽滋,岩际阳光浮。倚杖送飞云,列席俯沧洲。所携坐上客,不减枚与邹。被服玳瑁簪,辞华珊瑚钩。樽中潇湘清,引满更献酬。欲观南东亩,往登西北楼。其下岛屿出,凄然洞庭秋。将归各赋诗,聊复

车痕马迹遍江湖,且捲琴书又草庐。芳草两堤三月暮,故人千晨一书无。

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素魄皎孤凝,芳辉纷四扬。裴回林上头,泛滟天中央。皓露助流华,轻风佐浮凉。清冷到肌骨,洁白盈衣裳。惜此苦宜玩,揽之非可将。含情顾广庭,愿勿沉西方。

清护祠香立翠寒,谁知活处发霜痕。生生与善相为脉,节节是仁皆可根。方信虚中涵造化,何妨直下长儿孙。更须就此封培去,千亩成阴百世门。

古杉苍苍横斗文,其干十围阴蔽野。应到夜深山月来,林色天光迷上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