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二首

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

作品评述

《梅花二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春天中梅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在幽谷中寻觅慰藉的心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花二首》

春来幽谷水潺潺,
的皪梅花草棘间。
一夜东风吹石裂,
半随飞雪渡关山。

何人把酒慰深幽,
开自无聊落更愁。
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

中文译文:

春天来临,幽谷中的水声悠扬,
梅花在草丛和荆棘中傲然绽放。
一夜东风吹来,石头也裂开了,
梅花有些随着飞雪越过关山。

有谁会举起酒杯慰藉深幽的心灵,
自娱自乐却更加忧愁。
幸好有清澈的溪水蜿蜒三百曲,
它们不辞辛劳地相送我到了黄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中梅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以幽谷的水声、梅花的傲然和东风的石裂为主要意象,展示了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的坚韧不屈。

首节描绘了春天中幽谷的静谧景色,潺潺的水声与幽谷的宁静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和安详的感受。梅花在草丛和荆棘中盛开,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坚韧的品质,展示了生命的坚强和顽强。

第二节中,东风一夜之间吹来,不仅使石头裂开,也带来了飞雪。这种景象揭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化,同时也暗喻着诗人内心的动荡和冲突。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问道,有谁会举起酒杯来慰藉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他认为自娱自乐只会更加增加内心的苦闷。

最后两句诗,诗人提到了清澈的溪水,它蜿蜒曲折,数目达到三百,不辞辛劳地将诗人送到黄州。这里的清溪可以理解为朋友或者诗人的知己,他们一同分享着生活的艰辛和忧愁,给予了诗人一种无私的陪伴和安慰。

整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慰藉的渴望。它既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力量,又抒发了人们在世俗中的迷惘和无奈。整首诗词情感平和,意境优美,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感悟。它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并呼唤着人们在困境中寻找慰藉和希望的力量。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高楼春昼独惊心,白日闲云亦自阴。风雨催花花已尽,汉城新绿乱鸣禽。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余哀。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厄运一百日,危机九十遭。孤踪落虎口,薄命付鸿毛。漠漠长淮路,茫茫巨海涛。惊魂犹未定,消息问金鳌。

踏白江梅,大都玉断酥凝就。雨肥霜逗。痴了闺房秀。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君知否。却嫌伊瘦。仍怕伊僝僽。

异时凉月好,常尔惜严更。此夜浮云恶,胡然溷太清。心孤王粲牍,案对景山鎗。海蚌犹能满,城乌更不惊。裴回循北牖,黯淡倚西楹。蛩杼逢时急,釭花得闇明。桂高应自秀,蟾远太无情。坐想瑶轮转,孤怀怅未平。

兹山昔飞来,远自琅琊台。孤岫龟形在,深泉鳗井开。越王屡登陟,何相传词才。塔庙崇其巅,规模称壮哉。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照耀珠吐月,铿轰钟隐雷。揆余久缨弁,末路遭邅回。一弃沧海曲,六年稽岭隈。逝川惜东驶,驰景怜西颓。腰带愁疾减,容颜衰悴催。赖居兹寺中,法士

旱作颠风日日吹,冬来浑似麦秋时。土人尚畏生炎瘴,北客闻时泪可知。

楚甸荒荒杂戍尘,行藏日日倚楼频。风烟易老东西客,泉石偏疎富贵人。喜有白鸥知静思,恨无黄鹄载闲身。岳僧近报匡庐事,瀑布房边药蕊新。

日日冲残热,相寻入乱蒿。闲中滋味远,诗里是非高。碧耸新生竹,红垂半熟桃。时难未可出,且欲淬豪曹。

钟漏初传晓,满窗风雨寒。东岗行可种,欹枕不成安。

欢娱电掣。何况轻离别。料得两情无奈,思量尽、总难说。酒热。凄兴发。共寻波底月。长结西湖心愿,水有尽、情无歇。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

神仙所居真福地,帝遣仙官下人世。开元圣主梦潜通,九天使者何灵异。绛节霓旌射紫霄,风吹仙袂还飘飘。群官再拜所共睹,至今传闻时未遥。眼前不见吴生笔,劫火俱焚余败壁。当时壮丽为一空,每对荆蓁频叹息。谁人再造成奇功,巍巍宝殿尤瑰雄。我来祈福不为己,喜见气象升平中。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碧落登真诀,太霄蕊简书。安得松乔子,仙阶一授余。载揽彩虹绥,去登紫云车。飘然远氛俗,志逸如龙摅。

天界殊胜理,凡愚不易知,曩因谁可究,浅近故怀疑。的实归真性,回邪入正持。

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猬腹。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神之游兮,洋洋对越。澹乎容兴,肸乡斯答。乃奏既俑,八音攸节。重觞申陈,百礼以洽。

古貌如君更古心,舣舟来伴故人吟。十分酒醉忧时切,一点灯昏语夜深。半似画图经雨壁,不成宫徽乱风琴。个中好办栽梅计,胜友从教载月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