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末元初方回的《问雨》
拼音和注音
huáng tiān kěn niàn xíng lù nán , qǐ bù néng qǐng kè zhī jiān yī sǎo yún yān hóng rì c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红日: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顷刻:(名)极短的时间:~间化为灰烬。[近]霎时|瞬间。
云烟:云雾和烟气:~缭绕。~过眼(比喻事物很快就消失了)。
行路:行路xínglù路人,在路上行走的人骨肉为行路。——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日出:凌晨太阳升起。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行路难:1.行路艰难。亦比喻处世不易。唐杜甫《宿府》诗:“风尘荏苒音书絶,关塞萧条行路难。”唐白居易《太行路》诗:“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2.乐府杂曲歌辞篇名。内容多描写世途艰难和离别悲伤的情怀。以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十九首较闻名。
皇天:(名)苍天:~后土(古人相信天地能主宰万物,主持公道,因此多用以祝告宣誓)。
之间:两者的中间部分。
顷刻之间:指极其短暂的时间。
方回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原诗
烟为火之气,欲雨烟不散。
阳为阴所遏,炎焰变舒缓。
云乃水之气,欲雨云乃浮。
阴为阳所爨,饙馏成波流。
残秋穷腊百馀日,小园不曾鞋底湿。
东风欲动问行程,山中比夜雨连明。
吾闻阴阳交媾,始生万物。不蒸不发,不渍不茁。
往者久晴,欲驾遄辍。今行而雨,咎天何说。
然则紫阳山人老如此,夫岂得已有行役。
皇天肯念行路难,岂不能顷刻之间一扫云烟红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