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家洲二首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作品评述

《訾家洲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来访唐代时的景象,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洲岛。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訾家洲二首》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Visiting the affairs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desolate island is covered in evening mist.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
Overgrown with new grass and thorns, it i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e old pond and pavilion.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The ruined records deceive the ownerless, while the preserved ancestral hall fears the existence of spirits.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Today's people disregard the ancient relics, and this place has little history.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The spirits of Pei and Liu are lost in the vastness, and the returning crane must have forgotten Liaodong.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访问唐代时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一片荒凉的洲岛。洲岛上的草木丛生,充满了新的荆棘,旧时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记录被毁,欺骗了无主之人,而祠堂仍然存留,却害怕有灵力的存在。今天的人们对古迹漠视不重,这个地方几乎没有历史的痕迹。裴柳的英灵在浩渺的中原已经消失,而归来的鹤可能已经忘记了辽东的事情。

赏析:
《訾家洲二首》通过描绘荒凉的洲岛和被遗忘的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洲岛被新的草木和荆棘所覆盖,旧时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模糊。诗人提到毁记和存祠,暗示了历史的断裂和文化的消逝。而今人对古迹的轻视,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的漠视态度。

最后两句诗以裴柳(唐代文学家裴度和柳宗元)为象征,表达了他们的英灵已经消失在浩渺的中原之中,而归来的鹤也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辽东之事。这种表达也让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遗忘。

整首诗以凄凉、荒凉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对比,唤起读者对历史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幽刹寻春傍翠微,幡竿残日迥依依。西湖两岸千株柳,何似先教画取归。

天边愁绪细如毛,眼底诗情付浊醪。张许忠魂空日月,邹枚乐事委蓬蒿。积成乡思心频折,送尽年华首重搔。杜子南宾犹此日,主人恩意觉徒劳。

水满陂塘谷满篝,漫移蔬果亦多收。神林处处传箫鼓,共赛元丰第二秋。

莺。能语,多情。春将半,天欲明。始逢南陌,复集东城。林疏时见影,花密但闻声。营中缘催短笛,楼上来定哀筝。千门万户垂杨里,百转如簧烟景晴。

圣人嘉异种,移对诵弦堂。双本无今古,千年任雪霜。右旋符地顺,在纽象乾纲。影覆诗书府,根盘礼义乡。盛同文不朽,高与道相当。洙泗滋荣茂,龟蒙借郁苍。毓灵全木帝,钟秀极勾芒。气爽群居席,烟凝数仞墙。阴连槐市绿,子落杏坛香。布露周千尺,腾凌上百常。傍欺泮林小,远笑

白云闲洞口,飞盖入岚光。好鸟共人语,异花迎客香。谷风闻鼓吹,苔石见文章。不是陪仙侣,无因访阮郎。

浩叹对青史,循吏久无闻。二年江右,赖公华节布阳春。才自搴帷问俗,无复埋轮当道,一路尽澄清。多少攀辕意,不待及瓜人。驻膏车,迟祖帐,倒离尊。满庭桃李绿阴,何处不深恩。此去玉音应问,底事金围微减,忧国更忧民。造膝一言语,四海入洪钧。

都城分别后,海峤梦魂迷。吟兴疏烟月,边情起鼓鼙。戍旗风飐小,营柳雾笼低。草檄无馀刃,难将阮瑀齐。

我马将北驰,子车亦南挽。车马无留行,相去即相远。风林秋声乾,落日孤峰晚。后会未可知,莫使别觞浅。

玉壶倾菊酒,一顾得淹留。彩笔征枚叟,花筵舞莫愁。管弦能驻景,松桂不停秋。为谢蓬蒿辈,如何霜霰稠。

访古高台半已倾,春郊谁从彩旗行。喜闻车马人同乐,惯听笙歌鸟不惊。

晓星明灭。白露点、秋风落叶。故址颓垣,荒烟衰草,溪前宫阙。长安道上行客,念依旧、名深利切。改变容颜,销磨古今,垅头残月。

归途拎向城中去,论旧翻惊人已非。怅望敬亭烟雨外,平生漫说谢玄晖。

半在河南半在北,一片虚凝似墨黑。冷地思量愁杀人,叵耐云门这老贼,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诗名满天下,终日掩柴关。

天时与人意,龃龉旧无疑。坐久翻遗恨,光来已后期。行云凝黛色,见跋费金枝。况复轮来夜,笙歌继夕曦。

焕烂莲灯高下,参差梅影横斜。凭栏一目尽天涯。雪月交辉清夜。莫惜柔荑劝酒,从教醉脸红霞。烂银宫阙对仙家。一段风光如画。

去岁兹辰始息肩,俄然日月已周天。经营小隐虽云毕,栽种清阴苦未圆。湖畔百年多古木,山前一望足平川。从嗟白发催吾老,能享林泉得几年。

江南重会面,聊话十年心。共立黄花畔,空惊素发侵。斜阳浮远水,归鸟下疏林。牵动诗魔处,凉风村落砧。长江落照天,物景似当年。忆昔携村酒,相将上钓船。狂歌红蓼岸,惊起白鸥眠。今日趋名急,临风一黯然。

三年娠孕疑希有,千里乡关不共归。旅殡新坟今宿草,西风老泪更沾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