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一以诗来用韵奉答

陪侍经帏涉岁年,亦尝尚论鞠衣贤。
如今三嗅馨香泣,惟恐将诗去浪传。

作品评述

《仲一以诗来用韵奉答》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诗词传承和传播的担忧。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陪侍经帏涉岁年,
亦尝尚论鞠衣贤。
如今三嗅馨香泣,
惟恐将诗去浪传。

诗中的"陪侍经帏涉岁年"意味着作者陪伴着时间的流逝,度过了许多岁月。"亦尝尚论鞠衣贤"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推崇和敬仰,他曾经也尝试过追求文学成就。

在"如今三嗅馨香泣"这句中,"三嗅馨香"指的是作者在读诗的过程中感受到的美好和快乐。然而,"泣"则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担忧。他担心自己创作的诗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或流失。

最后一句"惟恐将诗去浪传"表达了作者对诗词传承的重视。他希望自己的诗作能够被后人珍视、传承,并不希望它们被随意流传或轻视。

整首诗透露出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诗词传承的思考。他在岁月的流转中体会到了诗词带来的喜悦和意义,但也对诗词的命运感到担忧,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认可和传承。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诗歌的热爱,又表达了他对文化传统的关注和珍视。

作者介绍

陈傅良(一一三七~一二○三),字君举,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早师事郑伯熊、薛季宣,爲永嘉学派巨擘。孝宗干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授太学录。歷通判福州、知桂阳军。光宗禅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改提点浙西刑狱,过阙,留爲吏部员外郎。绍熙三年(一一九二)迁秘书少监兼实录院检讨官,嘉王府贊读,起居舍人,四年,兼权中书舍人,因建言调和两宫矛盾不应,自免而归。宁宗即位,召爲中书舍人兼侍读、直学士院、同实录院修撰。寻与韩侂胄不合,出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庆元二年(一一九六),削秩罢宫观,杜门韬晦,榜所居室爲止斋。嘉泰三年卒,年六十九,謚文节。有《止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楼钥《陈公神道碑》、蔡幼学《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陈傅良诗,以明正德覆刻宋嘉定五年永嘉郡斋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翠柏阴中古泮林,诸生丛里两南金。君今肯山渊骞右,我亦情知籍湜心。有一茎齑斯可饱,无三万轴若为禁。明朝我亦东南去,莫雨江湖尽处寻。

纡曲春山路,行来日已昏。萧然茅宇内,不尽白云屯。犬吠初生月,人归半掩门。一杯灯影下,幽思共谁论。

今宵何幸宿书林,议论从横感慨深。黄卷具传千古意,青灯照破几人心。狂夫嗜饮夜偷酒,污吏容私昼攫金。尧舜君民旧风俗,凡经几变到于今。

辍史空三署,题舆佐一方。祖筵开霁景,征陌直朝光。水陆风烟隔,秦吴道路长。伫闻敷善政,邦国咏惟康。

年年风景暗相催,雁叶初红雁又来。枕上一声闻最苦,江南人望寄书回。

青青色堪染,欲辨不知名。根阴托乳鱼,水底抽新萌。康乐池上咏,独与春梦成。

野鸭子,知何许,马祖见来相共语。话尽山云海月情,依前不会还飞去。欲飞去,却把住道道。

枯蔓络荆离,幽花映荻扉。驯獐惊不起,归鹤倦犹飞。野色连收纲,边愁入捣衣。壮图空自笑,事事与心违。

斜阳发东郭,初夜转西城。寺阁疏钟动,渔村远火明。苍茫林霭灭,扑漉水禽惊。渐喜吾庐近,遥闻过埭声。

几欲裁诗托便风,苦惭别后欠新功。何时寄我广南作,压倒蕉黄荔子红。

垢痒频搔虱欠烘,泥行草宿叹匆匆。欲纫衣苦无针线,每煮羹难得菜葱。险恶固宜防贼盗,愚顽莫可恕奴僮。閒人况是身为客,是事难将昔日同。

堆案牛腰万轴,消磨不尽诗情。定应是我辈语,掷地当作金声。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渡头送君泛小舟,丝丝细雨织寒愁。自闻君来天亦喜,急扫阴霾霁九州。聚星高会古难续,也欲从君勤秉烛。期君指顾苏瓯闽,一笑春风不忍独。

津头晓步落潮痕,行尽蒲根到柳根。雁影参差半江月,鸡声咿喔数家村。求鱼看下连筒钓,乞火听敲隣舍门。斜得锦城无此景,欲将图画寄王孙。

蒲璧邦家重,苍山道路深。剸裁知唾手,拊字勉劳心。通鉴家传学,迂书坐右箴。故人情谊重,赠别比南金。

十分佳景媚冬残,好事天心不复悭。已遣梅花斜竹外,更飘瑞叶向人间。渔蓑晚色都堪画,羌笛春光亦度关。想得东风来处路,白银宫阙锁三山。

摩竭提国,亲行此令。尽大地人,丧身失命。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