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作品评述

《塞下曲》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落五原塞,萧条亭堠空。
汉家讨狂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出飞狐,今年出云中。
得地不足耕,杀人以为功。
登高望衰草,感叹意何穷。

译文:
太阳西沉在五原塞,寂寞的亭堠空无一人。
汉族人民去讨伐狂妄的敌虏,籍役满山东。
去年他们出征时是英勇的将领,今年他们奔赴云中。
然而得到的土地不够耕种,他们将杀敌作为功绩。
他们登上高山望着凋零的草木,感叹着无尽的意义。

诗意和赏析:
《塞下曲》描绘了明代时期塞外边境的凄凉景象和壮士们的辛苦奋斗。诗中的五原塞是指中国北方边陲的军事要塞,日落时分的凄凉氛围表达了战争和边境防守的残酷现实。

诗中提到汉家讨狂虏,指的是明代时期汉族人民奋勇讨伐北方游牧民族的敌人,为了保卫国土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籍役满山东意味着征战的士兵和战马遍布山东地区,展现了战争的广泛影响。

诗人通过表达士兵们的辛劳和牺牲,暗示了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斗,但得到的土地却不足以维持生计,将杀敌作为功绩。这反映了战争对农民的冲击和社会的不稳定。

诗末的登高望衰草,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感叹。他站在高处俯瞰着凋零的景象,思考着战争的无尽意义和带来的伤害。整首诗以凄凉的氛围和悲切的情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痛苦,体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词推荐

涪翁幾日客,遗墨徧苍崖。作吏今三月,偷闲始一来。雲归就簷宿,江怒触山迴。更欲窮幽赏,城头叠鼓催。

两京平日接英髦,不独诗豪酒亦豪。休把青铜照双鬓,君谟今已白刁骚。

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瀑布依真境,何曾与世同。洒空轻作雾,溅石乱生风。绝壁惊飞鸟,危梁卧断虹。人言龙窟宅,只在此潭中。

野日初晴麦垄分,竹园相接鹿成群。几家废井生青草,一树繁花傍古坟。引水忽惊冰满涧,向田空见石和云。可怜荒岁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不触又不背,徒劳生拟议。开口更商量,白云千万里。

江海寄孤篷,飘飘一鸥似。汲汲谋稻粱,欲去行且止。渊明真达者,解印如脱屣。五斗何足云,可但折腰耻。我尝慕其人,出仕亦漫尔。客行入岁晏,田稼逢水毁。逝者既如斯,吾属可去矣。肯负白鸥盟,西湖钓秋水。

莲花峰下张超谷,此老何曾有死生。闻道风清明月夜,至今鼻息乱松声。

鸡鸣双户间,行人出门阑。出门一何易,入门一何难。君今行远地,妾欲致微意。燕赵尚豪侠,杀人为意气。邹鲁多儒生,彬彬守经义。临歧不惑,古称为明。送子远游,听我《鸡鸣》。

谁把银河彻底倾,倒翻星斗著行明。又疑笼道红栀子,隐隐鸣鞘出五更。

出门将何从,中道忽自思。彼怀与尔殊,亦合念子归。乐有诗与书,游有山与陂。谁言竟无从,犹有影自随。

龟之气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只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警日妍。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秋风汉北雁飞天,单骑那堪绕贺兰。碛暗更无岩树影,地平时有野烧瘢。貂披寒色和衣冷,剑佩胡霜隔匣寒。早晚横戈似飞尉,拥旄深入异田单。钵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牛羊集水烟黏步,雕鹗盘空雪满围。猎骑静逢边气薄,戍楼寒对暮烟微。横行总是男儿事,早晚重来似汉飞。

两地支离路八千,襟怀凄怆鬓苍然。乱来未必长团会,其奈而今更长年。

国朝唐与苏,不数汉相如。继彼二季后,当兹三世余。青云曾给札,班鬓尚题舆。古义惟知学,时人或谓疏。郑虔归系马,阮籍倒乘驴。日月且逝矣,贤才终舍诸。何迟问安在,可使赋归欤。直自枉渚宿,还过彭蠡潴。岷江饮乡水,庐阜访林居。翰墨深怀趣,登临想尽摅。岘山孤湛辈,栗里

后顾茫茫虎穴身,忍将多难累红裙。君看十万头颅价,遍地鉏麑欲噬人。

雨滴空阶晓,无心换夕香。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

语别在中夜,登车离故乡。曙钟寒出岳,残月迥凝霜。风柳条多折,沙云气尽黄。行逢海西雁,零落不成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