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已题制参萧应父袭芳亭

细揽群英入此亭,重开八叶付公门。
无穷真意侵书架,不断清香对酒樽。
由实又花花又实,看孙生子子生孙。
主人不用平泉誓,自有根源六艺存。

作品评述

《乙已题制参萧应父袭芳亭》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仔细欣赏名贵的人物画像,进入这座亭子,
重现了当年送给公子的八本书籍。
无尽的真意弥漫在书架上,
不断的清香飘荡在酒杯边。
实用又华美,花朵盛开又实实在在,
看着孙子又看着孙子的儿子。
主人不需要发誓来保护这座平泉,
六艺之根源自有永存。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乙已参观萧应父的芳亭,展现了其中的景物和意境。亭子里摆放着名贵的人物画像,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群英的形象。亭子内还陈列着八本书籍,这些书籍是当年送给主人的礼物。诗人感叹书籍中蕴含的无穷真意,它们如同一股清香,不断弥漫在书架上,与酒杯相映成趣。

诗词中提到的芳亭实用又华美,形容了亭子的特点。花朵盛开的景象与实用的功能完美结合,展现出亭子的美观与实用性。诗人还观察到孙子与孙子的儿子,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家族的延续。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不需要发誓来保护这座平泉,指出六艺之根源自有永存。这里的平泉可能指代诗人所在的地方,而六艺则是古代中国儒家教育中的基本学科,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诗人认为这些学问的根基不需要发誓来保护,因为它们的存在是自然而然的,代代传承,永不消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展示了亭子的景物和书籍,通过对物象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名贵文物和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家族与传统价值的思考。诗人以平和的语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并对其永恒的价值表示了乐观的信念。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春筥收英得几丛,小团珍串刻闽工。甘逾宝屑非关露,快入烦襟不为风。左{左金右历}沸香殊有韵,越瓷涵绿更疑空。从来酷茗嘲伧鬼,莫枉奴名立异同。

叠嶂连娟入翠微,乔松蔽日有孙枝。江流不尽松声远,雪栈行人力困时。

架书多散乱,信手偶拈开。匹似前生读,茫然记不来。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挽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繼今难。

自洛而闽幸有传,更相私淑百馀年。面言犹及金为口,手墨何妨锦作笺。在昔见闻迷卓约,至今鑚仰叹高坚。分明太极图中意,更续源源付后贤。

匹马依丛薄,曾因访化城。松深藏梵响,谷杳蕴秋声。画壁巢禽污,萝扉倚树成。老僧招引处,犹记说无生。

拜墓标唐令,褒亲漏汉恩。永怀凄欲寄,忠训蔼如存。宰树锦城陌,农畴颍曲村。异时裁叙传,容或记皋门。

洒扫东庵置一床,於君独觉故情长。有言未必输摩诘,无法何曾泥饮光。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

今晓安坟意,梅仙旧廨傍。醢成龙不至,罗设凤高翔。党锢人俱烬,先生骨尚香。小诗拈未出,何以侑椒浆。

花木新栽一径长,小庵如款赞化房。心清要省铃斋讼,公退空凝燕寝香。已约芳菲供几案,不妨真率釂壶觞。年丰顿觉民和乐,老子从渠两鬓苍。

翠竹留人不忍还,暖泉春涨已潺潺。寄言山鸟休归去,与尔同来乐此间。

操符未识君为贵,解玺方知盗可羞。绛服大冠真主出,不先肉袒更何求。

睡起鸾钗享单,金约鬓影胧B56B。檐佩冷,玉丁东。镜里对芙蓉。秦筝倦理梁尘暗,惆怅燕子楼空。山万垒,水千重。一叶漫题红。匆匆。从别后,残云断雨,余香在、鲛绡帐中。更懊恨、灯花无准,写幽愫、锦织回文,小字斜封。无人为托,欲倩宾鸿。立尽西风。

明媚如怀玉,奇姿自托幽。白虹深不见,绿水折空流。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类圭才有角,写月让成钩。久处沉潜贵,希当特达收。滔滔在何许,揭厉愿从游。

清秋游别墅,小艇溯西江。水落洲全出,霜来叶预降。汀渔入野鲙,风笛度村腔。最荷邻庄友,追陪载玉缸。

金光倒射玉楼台,海上仙人采药回。花下闲谈尸解事,葛翁忽跨白驴来。

三入承明倦论思,都门祖帐忆当时。琴弹古调将归操,箧宝初心送别诗。经岁空函无一字,侵朝明镜有千丝。遥知手内封还笔,山尚堪移此不移。

山路一千三百里,中间四渡今江流。天涯作客壮年事,老马长途几日休。谁知江深念归客,日向峨岷无尽头。举首白云天共远,四方上下与同愁。

浮筠云海上,时作钟磬声。政似月中桂,不比首阳苓。蓬莱日月长,顷刻已千龄。群仙集其下,谈笑得长生。回首看尘世,秋瓜易落蔕。青鸾何时来,欲作飞升计。众真问平安,此诗烦送似。

落帽寻盟鬓久皤,今朝於此上嵯峨。云收谷净山新霁,风定沙平水不波。对菊使人怀古尔,思莼如我感时何。明年把酒知何处,归到东篱更莫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