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韩上桂的《种竹》
拼音和注音
qù nián zhǒng zhú sān wǔ zhū , jīn nián shēng zhǎng biàn tíng y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五:1.十五日。2.指农历正月十五上元节。3.谓十五岁。4.指三十年和五百年。5.三皇五帝。6.指三王五霸。7.三辰五星。8.三正五行。9.指三才五常。10.指三所五位11.指三田五脏。12.九宫术谓三生五死。13.指参宿和昴宿。14.晋时征人服兵役,在部分地区实行五丁抽三制,后因称发人征役为“三五”。15.约计的少数。16.谓三令五申。
去年:(名)今年的前一年。
今年:指现在的这一年。
生长:1.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生物体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2.出生和成长;产生和增长。
五株:指秦始皇所封泰山五大夫松。五大夫为秦官名,第九爵,后人误以为封五株松树,遂有此称。
韩上桂
不详
原诗
去年种竹三五株,今年生长遍庭隅。
苔阶芜壁俱破裂,翠色相鲜久不渝。
始知种竹好,不如种棘恶。
种棘三年牵却衣,钩戟成行不可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