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雨中闻鹃二首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
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

作品评述

《清明日雨中闻鹃二首》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清明时节的雨中听到鹃鸟的声音后所引发的一系列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清明日,雨中闻鹃二首

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
故业成荒址,中心饮恨声。
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清明时节的雨中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心境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变迁和命运不济的思考。

首先,作者提到自己的家世轻微,没有得到高官厚禄的赏识和任命,因此他并不打算再去寻找官职和权力的机会(家轻授鳌灵,不拟再寻盟)。这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并不追求权势和地位,而是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自我。

接着,诗中出现了故业成荒址的描述,暗示着作者曾经从事过的事业已经失败和荒废。他内心深处充满了懊悔和自责的情感(中心饮恨声)。这种失意和挫折使得他对废兴的命运产生了一种反讽的态度,他认为即使成功也只是转瞬即逝,人生的起伏沉浮总会伤人心(废兴犹反掌,今古总伤情)。

最后,诗词以“最是初闻处,令人沾欲倾”作为结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雨中听到鹃鸟的声音时的感受,他感觉到那种初次聆听的情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令人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情感倾泄出来。鹃鸟的声音在雨中显得格外清脆动人,也许对作者来说,它是一种寄托和宣泄内心情感的媒介。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抒发。通过对家世、事业和命运的反思,作者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最后,鹃鸟的声音作为一种象征,唤起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整首诗词在抒发个体情感的同时,也通过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呈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观和对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推荐

淹留生白发,默默又惊春。花房与柳萼,三见东风新。竟日雨不止,翛翛寒着人。拥裘坐闭阁,但与山炉亲。昔我东南交,蔼蔼贤簪绅。朝晡不相舍,谈笑夜达晨。清言间嘲谑,侑以肴与尊。风花春院静,霰雪夜炉温。南士多文章,最爱蔡与秦。吴僧参寥者,潇洒出埃尘。诗多山水情,野鹤

梅烂荷圆六月天,归帆高背虎丘烟。到时自见成行雁,别处休听满树蝉。卖剑为赊吴市酒,携家犹借洞庭船。待看春榜来江外,名占蓬莱第几仙。

算词中话。上甘津洒。养灵烟火养莲。意马。爰俱齐舍。内丹无价。在山边挂。有屯蒙玉线缝。野马。月同安。

天马流行不见痕,黄钟吹签煦乾坤。坎离互处灵根峙,剥复机中硕果存。

莫怪村居僻,村居亦可嘉。仆羸腰带艾,婢傅鬓簪花。歌罢蛙催乐,酒阑蜂报衙。门前少车马,惭愧五侯家。

波浪兼天寇盗穷,将军乘胜奏肤功。三年戎马关河月,不及狼山一夜风。

别殿香三炷,斜廊酒一杯。官间非侍從,骑马却归来。

纷纷时世妆,争欲媚韶光。正值三春暮,能教一国狂。妖娆欺酒圣,豪丽僣花王。不料东风恶,飘零亦太忙。

布帛精粗任土宜,疲人识信每先期。明朝别后无他嘱,虽是蒲鞭也莫施。

山势欲压海,禅扃向此开。鱼龙腥不到,日月影先来。树色秋擎出,钟声浪答回。何期乘吏役,暂此拂尘埃。

山兄心似我,岸谷亦难交。不见还相忆,来唯添寂寥。茶烟粘衲叶,云水透蘅茆。因话流年事,斯须不可抛。

花外小车时出游,有佳风月亦登楼。水晶宫与人间相,把乞先生未点头。

碧落侍郎金作句,瀛州学士玉为章。两公唱和君知麽,个是安期却老方。

北风吹雨暗江郊,十月僧庐旋补茆。病马敢希三品料,惊禽聊借一枝巢。少时诸老争求识,晚岁殊方罕定交。闭户不妨新得趣,丹经盈箧手亲抄。

两鬓萧萧不耐秋,兴来今日谒公侯。舞余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毬。

芦荻中间一港深,蒌蒿如柱不成簪。正愁半日无村落,远有人家在树林。

绛蕊迎春五出齐,开时未识早莺啼。不应尽占游人赏,留取馀芳付李蹊。

春旱麦半熟,蚕收仅十分。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造化真怜汝,耕桑不谩勤。经过话关陕,贫病不堪闻。

一身从宦留京邑,五马遥闻到旧山。已领烟霞光野径,深惭老幼候柴关。清风借响松筠外,画隼停晖水石间。定掩溪名在图传,共知轩盖此登攀。

洛阳归老日,此县忽为君。白发兄仍见,丹诚帝岂闻。九衢横逝水,二室散浮云。屈指豪家尽,伤心要地分。禁中周几鼎,源上汉诸坟。貔虎今无半,狐狸宿有群。威声惭北部,仁化乐南薰。野檗饥来食,天香静处焚。壮年唯喜酒,幼学便诃文。及尔空衰暮,离忧讵可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