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词

白首渔郎不解愁。
长歌箕踞亦风流。
江上事,寄蜉蝣。
灵均那更恨悠悠。

作品评述

《渔父词》是宋代诗人蒲寿宬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该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迈的渔父不理解忧愁,
他长歌高唱,悠闲自在又风流。
江上的事情,像是寄托在飞蛾上,
灵均(即指灵江)为何还要如此忧郁。

诗意:
这首词以渔父为主角,表达了他年迈而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渔父白发苍苍,却不为世俗的烦恼所困扰,他在江边长歌高唱,自得其乐。诗中提到的“江上事”寓意着渔父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纷扰的不关心,将其寄托于蜉蝣(飞蛾),暗示世事无常,渔父不愿为之所累。最后一句“灵均那更恨悠悠”表达了诗人对灵江(一条江河名)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触。

赏析:
《渔父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渔父的生活态度。渔父作为一个普通的渔民,却能在岁月的冲刷下保持心境的宁静和豁达。他不受世俗的烦恼所扰,能够把烦恼寄托于蜉蝣,把心情放飞于江边的长歌中。诗中的“箕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渔父的悠闲自得,以及他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则通过“灵均”一词,使诗意更加深远。灵均是灵江的别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整首词以渔父为主线,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态度和情感表达,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引发人们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词推荐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曾游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昨夜三更狗吠雪,东家闭门推出月。是渠觉海性澄圆,衲子杀人须见血。

乘兴闲来小谢家,便裁诗句乞榴花。邴原虽不无端醉,也爱临风从鹿车。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君已厌折湖上花,我犹驱迫坐两衙。须知乐事属閒客,日日携觞不在家。况君才力自少对,取次落笔成天葩。春风湖上与之敌,豪放丽绝无以加。幽岩绝壁无不到,欲缘云汉寻天槎。顷属胜游不得往,犹如野马绊在车。眼看红英零落尽,长条已被绿叶遮。春芳虽晚犹得在,山丹正好红相夸。

晓冲轻浪远烟迷,闻道方为训导师,绿发小童辞俗日,白头老子泛舟时。自缘旅客蔬盘早,不是者黎钟饭迟。欲别殷勤更留客,逢君知是旧相知。

我固阅人非草草,君於前辈亦拳拳。经师未数郯夫子,笔力方窥李谪仙。所恨尚於收第晚,将诗空与背时传。频年不信灯花报,报得人来亦可怜。

每日行持都不是,今朝顿觉舒宽。□和交媾聚成团。婴儿投姹女,虎绕与龙蟠。四象同房搓玉线,一穿透过金丹。自然光艳出泥丸。有言言不尽,无说说非难。

入手轻乾是古槐,几声清响彻池台。椎余鱼网如脂滑,时写新诗肯寄来。

波底金鸦夺眼明,脚根螮蝀界天横。瘦藤欲度还休去,试数荷钱几个生。

先民至论推天常,补袞扶世为儒方。圜冠博带不知本,樗栎安可施青黄。帝图日盛人世出,今吾永叔诚有望。处心学士贵适用,异端莫得窥其墙。子年五月范京兆,服天子命临鄱阳。二贤拜疏赎其罪,势若止沸反扬汤。敕令百执无越位,谏垣何以敢封囊。哀来激愤抑复奋,强食不得下喉吭。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已过才追问,相看是故人。乱离何处见,消息苦难真。拭眼惊魂定,衔杯笑语频。移家就吾住,白首两遗民。

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袴襦。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觌面相见,不在多端。龙蛇易辨,衲子难瞒。金槌影动,宝剑光寒。直下来也,急著眼看。

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花前翻有泪,鬓上却无丝。从此东归去,休为坠叶期。

彩舟双橹。六月临平路。小雨轻风消晚暑。绕岸荷花无数。玉人璨枕方床。遥知待月西厢。昨夜有情风月,今宵特地凄凉。

远窗浮槛亦成年,几伴杨公白昼筵。日暖烟花曾扑地,气浮星象却归天。闲将水石侵军垒,醉引笙歌上钓船。无限恩波犹在目,东风吹起细漪涟。

禁墀初别紫宵端,故国生光里俗欢。二世家声联将相,百年庙貌俨衣冠。躬临州戟迎门下,人喜曾孙夹道观。石照老苔封旧迹,锦溪乔木涕清澜。东趋越岭兴怀远,夕听胥涛入梦间。江上驰心思魏阙,日边归路指长安。香深离渚花重叠,凉满行舟酒半阑。应念非才持虎契。平时相继入金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