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

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莫归夸後醉从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暧暧斜阳著树明。

作品评述

《记岁首乡俗寄子瞻二首其一踏青》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上冰消岸草青,
三三五五踏青行。
浮桥没水不胜重,
野店压糟无复清。
松下寒花初破萼,
谷中幽鸟渐嘤鸣。
洞门泉脉龙睛动,
观里丹池鸭舌生。
山下瓶罂沾稚孺,
峰头鼓乐聚簪缨。
缟裙红袂临江影,
青盖骅骝踏石声。
晓去争先心荡漾,
莫归夸后醉从横。
最怜人散西轩静,
暧暧斜阳着树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岁首时人们的乡俗踏青景象。冬天的江上冰消了,岸边的草变得青翠。人们三三五五地结伴踏青,享受春天的美景。然而,浮桥因为江水退去而没有水,无法承载人们的重量;野店因为游客众多而变得杂乱不清。不远处的松树下,寒花初绽,谷中的鸟儿开始婉转鸣唱。洞门处的泉水流动,泉眼中的龙瞳闪烁;观景区的丹池中,荷叶上的鸭嘴苗开始生长。山下的小孩子沾满了瓶罂,峰顶上的鼓乐聚集着仕宦人士。缟裙红袖的女子站在江边的倒影中,青色帐篷下的骅骝马踏着石头发出声响。清晨出发的人们争先恐后,心情激荡,不愿轻易回去,而醉酒的人们则随意横行。最让人怜爱的是散去后的西轩寂静,斜阳映照着树木,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宋代岁首时的乡俗风情。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们的行为,展现了踏青活动的欢乐氛围和景色的美丽。诗中的对比手法也相当巧妙,通过对浮桥与野店、松下与谷中、洞门与观里的对比,凸显了人们在踏青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享受到的乐趣。同时,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如洞门泉脉龙睛动、观里丹池鸭舌生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此外,诗中还展现了人们在踏青中的不同心态和行为,如争先心荡漾的热情和夸后醉从横的放纵。最后,诗的结尾以描述散去后的宁静景象,通过西轩静、斜阳明、树木映照,给人以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感受,使整首诗在欢乐与宁静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平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们踏青活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的欢乐,同时也透露出对岁首乡俗的思考和对宁静的向往。它以细腻的描写、生动的形象和对比手法,将读者带入了宋代岁首的乡村景象,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踏青的愉悦。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长路迢遥吞吐丝。 ——颜真卿蟭螟蚊睫察难知。 ——皎然

河县柳林边,河桥晚泊船。文叨才子会,官喜故人连。笑语同今夕,轻肥异往年。晨风理归棹,吴楚各依然。

间身不用苦咨嗟,随分风流阅岁华。白日垂帘同卖卜,清流岸帻胜趋衙。飞书漆椠诗无草,夹注高檠眼未花。更喜芳邻连二妙,时时衿佩问东家。

赤时风欲尽,黄花霜未乾。病添予许老,穷迫子能寒。剑蚀蛟还吼,袍尘鹘尚盘。山东河北事,欲语泪汍澜。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箫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好从龟鹤同长年。看取蟠桃结遍。事业都随分定,儿孙也靠心传。隐耕窗下腹便便。相去神仙不远。

不是夔龙侣,偏宜鹿豕群。自题招隐字,谁续绝交文。凿壁来山雨,编篱带野云。还思接舆子,遗世不如君。

道师近在真人峰,欲往见之路无従。去年许我入城市,尘埃暗天待不至。莫往莫来劳我心,道书寄我千黄金。茧衣肉食思虑短,文字满前看不见。口传指授要有时,脱去罗网当见之。梅翁汉朝南昌尉,手摩龙鳞言世事。一朝拂衣去不还,身骑白驎翳红鸾。我今虽复堕尘土,道师何不与我语。

旧友竞留连,我征时已晚。但言会合难,岂道行路远。行路到有期,别离未即返。明当各相思,念此去且懒。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清名传播到黄支,直节宁忧赵氏危。虎尾蹈时都不畏,象台到日大为奇。是行廊庙人皆怍,所过山川鬼亦知。官职本为锡底鸩,伤今正论有谁持。

一张五色石湖云,天上吹来堕小轩。化作虹桥倚锺阜,渡将老子到吴门。黄锺路鼓鸣清庙,玉亲金支舞秦尊。乃是寄侬诗数纸,却拈环怪向谁论。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蜂黄蝶粉两依依,狎宴临春日正迟。密旨不教江令醉,丽华微笑认皇慈。

记曾飞矢集蛮毡,一着鞭争万骑先。邑篆愧分炎瘴地,朝衣犹惹御炉烟。莲塘小饮香随艇,月榭高吟水压天。此日隔花参簿尉,乌纱同乐太平年。

百仞高峰入县门,官闲何地不君恩。莫将万里思家泪,落尽巴江一夜猿。

殷勤寄谢湖州牧,五马谁能鬓未斑。民事虽云急期会,登临要不负溪山。如公讵免帝城入,有诏不迟旬岁间。人士端能客张贾,声名自不减苏颜。

大道隐兮礼为基。贤人窜兮将待时。天下如一兮欲何之。

三闾何在,把离骚细读,几番击节。蓠蕙椒兰纷江渚,较以艾萧终别。清浊同流,醉醒一梦,此恨谁能说。忠魂耿耿,只凭天辨优劣。须信千古湘流,彩丝缠黍,端为英雄设。堪笑儿童浮昌_,悲愤翻为嬉悦。三叹灵均,竟罹谗网,我独中情切。薰风窗户,榴花知为谁裂。

衣裳好,仪貌恶。不姓许,即姓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