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东村同殿卿送子坤赴选(其三)》
拼音和注音
lǎo qù kàn huā shàng yuàn chūn , lián jūn bù yàn cǎo táng p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不厌:(动)①不厌烦:~其烦。②不排斥;不以为非:兵~诈。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老去看花上苑春,怜君不厌草堂贫。
预知猿鹤愁无主,更属南怜卧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