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乾元寺塔

五叶开将半,三衣传未央。
远来承补位,敢惜弃轮王。
日耀飞槃玉,山青舍利光。
一回投五体,千界入清凉。

作品评述

《三祖乾元寺塔》是明代诗人阮自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五叶开将半,三衣传未央。
远来承补位,敢惜弃轮王。
日耀飞槃玉,山青舍利光。
一回投五体,千界入清凉。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乾元寺塔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佛教与修行的崇敬之情。诗中描绘了塔尖绽放的五片莲花,传承佛法的僧人穿戴三重衣裳,象征着他们的修行进入了圆满的境地。诗人远道而来,敬仰佛法,不敢轻视放弃佛教的王者地位。阳光照耀下,塔尖宛如飞翔的宝瓶,山峦苍翠,宝塔的光芒闪耀如舍利子一般。诗人将自己的身心灵投入其中,超越了一切尘世的界限,进入了宁静净化的境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乾元寺塔的景象,通过对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赞颂。诗中的五叶和三衣象征着佛法的完善和修行者的虔诚。诗人以自己远道而来、敬仰佛法的姿态,表达了对佛教的尊崇和对修行道路的敬畏。阳光照耀下的宝塔和青山,以及舍利子的光芒,给人以一种宁静、净化的感觉,与佛教追求解脱的主题相呼应。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自己全身心地融入佛法中,超越尘世的境界,达到清凉宁静的境地。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佛教的精神境界,给人以宁静和净化的感受。

诗词推荐

新笺传后学,古训发先儒。不拟狂年少,灯前骂老奴。

浮世如何,问花何事花无语。夜来风雨。已送韶华暮。念此堪惊,得失休思虑。从今去。醉乡深处。莫管流年度。

紫微阁底送君回,第二厅帘下不开。莫恋汉南风景好,岘山花尽早归来。

丛林四百见州经,尽在钱塘旧县坰。十里湖光连北郭,千寻岩翠绕南屏。松间幽径迎冠盖,竹里飞泉入户庭。胜境无因朝日到,羡他禅伯老林扃。

君臣垂令名,千载不偶然。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贤。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陇存。髑髅已成泥,清风播椒兰。先生汉之龙,当与造化旋。胡为抱明珠,终身堕深渊。云台空自高,视之若轻烟。归耕富春山,高卧无迍邅。服我羔羊裘,还君鵕鸃。脱去金笼头,不受牧者鞭。滩水清见石,客星长

寂寞相思处,雕梁落燕泥。(春闺曲,见《吟窗杂录》)

种学根不深,履道乃邮传。欲收反约功,必也破万卷。

钟磬冷冷夜未央。梨花庭院月如霜。步虚声里拜瑶章。紫极清都云渺渺,红尘浊世事茫茫。未知谁有返魂香。

江盘峡束春湍豪,风雷战斗鱼龙逃。悬流轰轰射水府,一泻百里翻云涛。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翊戴推元老,谋猷合大君。河山封故地,金石表新坟。剑履归长夜,笳箫咽暮云。还经誓师处,薤露不堪闻。

杰阁临无地,仙家小洞天。循檐自来往,非雾亦非烟。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相别亦何事,相逢尽偶然。愁肠贯彩笔,离梦绕朱弦。

古僧精进者,师复是谁流。道贵行无我,禅难说到头。汲泉羸鹤立,拥褐老猿愁。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昔在零陵厌,神器若无依。逐兔争先捷,掎鹿竞因机。呼吸开伯道,叱咤掩江畿。豹变分奇略,虎视肃戎威。长蛇衄巴汉,骥马绝淮淝。交战无内御,重门岂外扉。成功举已弃,凶德愎而违。水龙忽东骛,青盖乃西归。朅来已永久,年代嗳微微。苔石疑文字,荆坟失是非。山莺空曙响,陇月

一榼无时可醉吟,一藤随处得幽寻。先须挽取银河水,净洗人间尘雾心。

老病无堪正坐贫,交游相见赖情亲。从渠造物小儿戏,不碍维摩老子神。三顾九迁成底事,一区二顷合由人。君侯论议高千古,略假毫端问大钧。

青山定厌俗人游,萝帐云屏到即收。更欲凌波访幽杀,疾风已戒早回舟。

棘围深锁武成宫,华裾织翠青如葱。谢公文章如虎豹,林间一啸四山风。天下几人学杜甫,千江隔号万山阻。画地为饼未必似,更觉良工心独苦。谁登李杜坛浩如海,波翻奄有二子成。三人古风萧萧笔,追还我诗如曹郐。拆东补西裳作带,令人还忆谢玄晖。昆仑虞泉入马蹄,我愿四方上下逐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