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十三首

烟满上林春未归,三三两两雪花飞。
柳条别得东皇意,映堤拂水已依依。

作品评述

《柳枝词十三首》是宋代司马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烟满上林春未归,
春天的烟雾弥漫在上林,而春意尚未归来,
The mist fills the Upper Forest, but spring has not yet returned,

三三两两雪花飞。
三三两两的雪花飘飞。
In twos and threes, snowflakes dance in the air.

柳条别得东皇意,
垂柳不舍得离开东皇的意思,
The willow branches unwilling to part with the Eastern Emperor's affection,

映堤拂水已依依。
映照在堤岸上,拂动水面,已经依依不舍。
Reflecting on the riverbank, brushing the water gently, lingering affectionately.

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初至时的景象。烟雾弥漫的上林表明了春天的气息已经笼罩了大地,但实际上,春意尚未完全到来。雪花飘飞的景象暗示着冬天的余寒仍在,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驱散。在这个时候,柳树的枝条依然垂挂在岸边,不舍得离开东皇的怀抱,映照在堤岸上,轻轻地拂动着水面,似乎在表达它们依依不舍的情感。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柳树的倔强情感。它表达了一种渴望春天来临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柳树作为春天的象征,在冬天的尾巴上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存在和生命力。这种对春天的盼望和对生命的坚韧态度与人们的情感相呼应,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情感。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天教管邻众山来,笋立平章翠作堆。上马休怜翁矍铄,酌罍聊赋彼崔嵬。楼高苍桂奇观列,人对黄花逸兴催。公退呼儿同徙倚,卷舒风月等浮埃。

平生抱遐尚,抚剑远行游。迹谢声利牵,心与岩壑谋。东征泛沧海,南惊逾丹丘。西登峨峨啸,北望关陇愁。匡庐挽归辔,名字横九州。出门宛在眼,欲往辄不酬。人事具好乖,山灵岂吾分。忽近益可笑,投老空自尤。兹辰下芳香,会心得良俦。赢良幸易足,决策遂所求。中宵雨声断,逗晓

仙院文房隔旧宫,当时盛事尽成空。墨池半在颓垣下,书带犹生蔓草中。巡内因经九重苑,裁诗又继二南风。为兄手写殷勤句,遍历三台各一通。

等是垂慈,初门无户。璞玉既分兮可观,梵仪顿举兮难睹。凌霄峰顶看云人,普化堂中第一祖。

蔚蔚山间松,泠泠山下泉。相遇复一时,小别已三年。松色愈深翠,泉意自潺湲。惟余不如昔,正忧世事煎。安得散万虑,卷收归自然。童颜替癯貌,绿发换圆颠。因召杏坛叟,去拍洪崖肩。

孤柴泄烟处,此中山叟居。观云宁有事,耽酒讵知馀。水定鹤翻去,松歌峰俨如。犹烦使君问,更欲结深庐。

槐市任花黄,赓歌且闢场。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云水隔时君莫住,横吞碧汉包天地。任他物变景推迁,独我真如全定慧。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楚楚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五日舟行雨间晴,晚逢寒日上晴林。山因绝翳修眉展,水得无风坠镜深。可恨飘零独南北,不如水鸟共浮沈。向来止酒缘多病,新为清羸又一斟。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春初携酒此花间,几度临风倒玉山。今日叶深黄满树,再来惆怅不能攀。

子长汉良史,笔锋颇雄刚。惜哉闻道寡,气志苦不常。心如虫丝轻,随风东西扬。一事若可喜,不顾道所长。公言绌原宪,侠贼乃为良。仁义谓足羞,货殖比君王。黄老生六经,斯言固猖狂。吁嗟夫子没,两观无刑章。予怀班孟坚,驳议何洋洋。传与后世人,慎思其否臧。

昔陪天上三清客,今作端州万里人。湘浦更闻猿夜啸,断肠无泪可沾巾。

望山登春台,目尽趣难极。晚景下平阡,花际霞峰色。

小桥划水剪荷花,两岸西风晕晚霞。恍似瑶池初宴罢,万妃醉脸沁铅华。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风埃几换行人鬓,博士元公扁却存。

十五志为学,四海访巨儒。低回梁宋郊,浩荡齐鲁区。庶从父老问,得亲交游徒。惜哉戎马起,中道乃趑趄。归来卧荒园,白首成下愚。

乾箨坠莎何用扫,嫩根撑砌莫嫌妨。就中此地尤难得,恼杀东都白侍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