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立斋橘花韵

梅花已仙去,草木同蕕薰。
万物竞妖冶,二气劳氤氲。
南服有橘隐,春风罔知闻。
浓露浥清晓,落月笼夜分。
玉圆太极判,蚌合开天真。
芬芳满宇宙,那肯媒东君。

作品评述

《和立斋橘花韵》是宋代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梅花已经飘落,草木一同散发着芬芳的气息。万物争相展示它们的魅力,两股气息交织缠绕。南方的服饰中有橘花隐匿其中,春风却不知道它们的香气。浓厚的露水滋润着清晨,落月笼罩着夜晚的时光。玉圆代表着太极的判决,蚌合象征着开天辟地的真理。芬芳充满了整个宇宙,可它们却不肯作为东方君主的使者。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象征性的意象,抒发了对橘花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惊叹之情。梅花已经离开了,但其他草木依然在散发着芬芳。万物都在竞相展示自己的美丽,而这种美丽是由两种不同的气息所共同创造的。诗人提到了南方的服饰中隐藏着橘花的香气,但春风却无法察觉,这暗示了人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美好。清晨的露水和夜晚的月光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觉。诗中的玉圆和蚌合象征了宇宙的运行和创生之理,而芬芳则弥漫在整个宇宙中。然而,尽管如此,它们并不愿意成为东方君主的使者,暗示了它们的纯真和独立。

赏析:
这首诗词以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橘花和自然界的赞美之情。通过描绘梅花的离去和其他草木的芬芳,诗人传达了自然界的变幻和生机。他使用了对比手法,将万物的妖冶与橘花的隐匿相对照,强调了人们常常忽视身边美好事物的现实。清晨的露水和夜晚的月光给人以宁静和神秘的感受,使读者更加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通过玉圆和蚌合的象征,诗人将宇宙的运行与创生之理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和象征性的意象融为一体,展示了王柏细腻而深邃的诗人才华。

作者介绍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北望中原涕泪多,胡尘惨淡汉山河。盲风晦雨凄其夜,起读先生正气歌。

身是精神店。无个人曾叹。舍漏垣颓主翁行,也不见他马,怎得闻嘶喊。我悟尘头偃。富贵无心羡。离坎相交玄更玄,搬运动也马,来往如同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衰思怯登楼。百感中来不自由。天意时情谁解得,悠悠。一片黄云画角秋。汾水绕城流。流尽朱颜到白头。万事且休论一醉,都休。前日黄花

摩挲老砚欲生衣,煞欠梅花别后诗。明月夜怜无客共,故人心岂不吾知。相看白眼了无忤,除却青山更有谁。但得秫田供醉梦,世情付与灿柯棋。

欲得见前,莫存顺逆。筑著磕著,无处寻觅。

归心夜半已飞扬,唤仆吹灯促晓妆。鸡翅拍斜茅店月,马蹄剜破板桥霜。二陵万里埋荆棘,十庙百年生稻梁。安得有臣如祖逖,慨然击楫誓江长。

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题柱未期归蜀国,曳裾何处谒吴王。马嘶春陌金羁闹,鸟睡花林绣羽香。酒薄恨浓消不得,却将惆怅问支郎。

却因送客动归心,过市逢喧闷不禁。偶见人家好池馆,柳行尽处一亭深。

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年来减却风情大。百样收心待不作。恰恨仙翁停画舸。雪中把酒,美人频为,浅破樱桃颗。清歌谁许阳春和。悄不放、遥空片云过。惊落梁尘浑可可。一声啭处,故园春近,桃李还知麽。

穿篱两竹是龙孙,风叶萧萧便有闻。却到葛陂心未已,更将甘雨洒川原。

聊凭危堞望,暗起异乡情。霜落蒹葭白,山昏雾露生。河滩胡雁下,戎垒汉鼙惊。独树残秋色,狂歌泪满缨。

翩然干戚,扬庭陈阶。文经以绅,武以威怀。其张其驰,节兴音谐。迄兹献享,妥灵绥来。

天竺横分景色宽,园林初日破朝寒。兴阑欲下山腰去,野径萦乃路百盘。

昨日东周今日秦,咸阳烟火洛阳尘;百年蚁穴蜂衙里,笑煞昆仑顶上人。

金屋煌煌丽九天,朝歌夜舞艳神仙。寻常只道西湖好,不识淮南是极边。

近来吾道少,恸哭博陵君。直节岩前竹,孤魂岭上云。缙绅传确论,丞相取遗文。废却中兴策,何由免用军。

笔严庙祀,爰图遗芳。物必称德,或陈或将。有缛其德,有苾其香。灵兮来下,割烹是赏。

南逾梅岭北冰天,跋涉艰危□□怜。颇赖青州从事力,□过绛县老人年。稍同气臭能□□,□□□□□□□。□□八旬苦多病,且须烂醉海榴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