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愈的《苦寒歌》
拼音和注音
huáng hūn kǔ hán gē , yè bàn bù néng xi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夜半:1.夜里十二点钟前后;半夜。2.李商隐古诗。
黄昏:(名)指日落以后到天色全黑以前的一段时间。[近]傍晚。[反]清晨。
不能:1.不可能;不能够。2.〈方〉不允许,不可以、不应该、没有能力。3.〈方〉不至于。
苦寒:(形)极端寒冷;严寒:~地区|气候~。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原诗
黄昏苦寒歌,夜半不能休。
岂不有阳春,节岁聿其周。
君何爱重裘,兼味养大贤。
冰食葛制神所怜,填窗塞户慎勿出,暄风暖景明年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