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元上人

七泽过名山,相逢黄落残。
杉松开寺晚,泉月话心寒。
祖遍诸方礼,经曾几处看。
应怀出家院,紫阁近长安。

作品评述

遇元上人者,唐朝齐己所作。诗歌描写了七泽从名山上经过,遇到了一个黄色的落叶。当时在寺庙中看到杉木和松树在傍晚时分敞开,山泉在月光下更显寒冷。诗人叙述了曾在各地受到祖师的礼遇,并多次在许多地方读经。他应该怀着出家的念头,寻找一个靠近长安的紫室出家庙。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泽经过名山,
相遇黄色的落叶。
杉松在寺庙中展开,
泉水和月光间谈论着寂寞。
参拜许多方位的祖师,
读经在许多地方。
应该怀着出家的心思,
在紫室靠近长安。

这首诗歌以简洁而意味深远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经历和心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心灵对话的方式,表达了对出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黄色落叶和杉松展开的景象,以及寺庙中的泉水和月光,都带有一种宁静和寂寞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宗教事物的虔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应该拥有出家生活的信念,并把出家寺庙的位置与长安相近作为最终的归宿。整首诗唯美而深沉,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通过诗人的旅途经历和内心挣扎展示了个人对宗教追求的真诚和决心。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聯飞仙掖旧心朋,笑我池笼出未能。文陛彯缨空自愧,香山蠟屐与谁登。托身羿彀忧危甚,引领黄陂鄙吝增,二室风烟莫全占,会须携手蹑云层。

方舟临古渡,分路思依依。自是行人众,非关送客稀。晋山将北向,楚水复西归。同作离群雁,君还一处飞。

平生心事结眉头,满面风埃鬓已秋。大底出门无伎术,奈何今日路贫愁。

于皇帝德,乃圣乃神。本支百世,立受惟亲。敬共冠事,以明人伦。承天右序,休命用申。

大麦未救饥,小麦渐擢芒。此时农夫叹,政阻接青黄。多畏频雨泽,只欲暄晴光。农安吾亦安,朝夕祈苍苍。

风随车走。唤做天公否。试运州犁高下手。砂砾糠秕前后。谁言天籁难移。即今神柄谁持。若问红炉点雪,后来理欲分歧。

簪绂久已弃,行装今甚疲。买山如畧办,毕娶更奚为。小筑开三径,躬耕趁一犁。赖公霖雨手,忍赋语离诗。

窗间莫问唤祁嘉,望断宗周黍稷华。斗帐高眠聊避客,深衣暂到漫为家。我怀荒草同元亮,君悼空弦谢伯牙。老矣悲欢总无奈,仙书频读览荒遐。

柳岸兰桡片席飞,秋风泽国季鹰归。幕中莲渚红衣脱,江外蒪羹紫线肥。十部须知從事贵,双鱼莫遣尺书稀。西陵正接家山路,试为因人问钓矶。

嵇康性弥嬾,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老聃有至论,身孰亲於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於梦,食欲来於羹。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缾罂。

寒雪初晴冷气清,地炉火活渐春生。嬾骑□□□人户,满酌肥羔朝帝京。屋破玉川贫亦乐,□□□坞贵何荣。道心自得锺仪趣,一操南音□□□。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怡然青莲宫,永愿恣游眺。

若更迟开三二月,北人应作杏花看。

秋风吹我入兴元,不马荒邮倚竹门。诗句未成云渡水,酒杯方举月临轩。山川寂寞非常态,市井萧条似破村。官吏不仁多酷虐,逃民饿死弃儿孙。

良如金玉,重如丘山。仪如莺凤,气如芝兰。

甘同妻菜茹,极奉母珍羞。一任时人笑,脂膏不自谋。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一寝闲身万事空,任天教作假文翁。旗穿岛树孤舟上,家在山亭每日中。叠果盘餐丹橘地,若花床席早梅风。佳期说尽君应笑,刘表尊前且不同。

明时乞得水云身,白首扶衰又见春。横木门幽谢来客,独辕车小避行人。湘湖水长蕝丝滑,兰渚泥融箭茁新。处处酒墟皆可醉,不辞微雨垫吾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