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漫书呈几复三首》
拼音和注音
gǔ rén jǔ jǔ yǐ xiān dēng , hòu xué xiāo xiāo bù zài x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不再:1.不重复或没有下一次。2.不继续。
踽踽:1.独行貌。2.引申为落落寡合的样子。3.小步慢行貌。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原诗
古人踽踽已先登,後学萧萧不再兴。顾我尪羸君勉强,百年漂忽甚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