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于谦的《秋暮汴中述怀》
拼音和注音
jiè wèn guī hé rì , fú míng bàn cǐ shē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日:哪一天;什么时候。
借问:1.询问,打听,发问。2.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3.敬辞。向别人询问事情,请问。4.过问。
浮名:虚名:~虚誉ㄧ不慕~。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原诗
汴城秋节暮,候馆客愁新。
京国驰情久,家山入梦频。
塞鸿愁月夜,篱菊惨霜晨。
借问归何日,浮名绊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