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洪咨夔的《有感》
拼音和注音
yī huáng dōng fāng lái , yùn zi jiǔ shí ji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东方:(名)①太阳出来的一边。②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国家。
九十:1.泛指多数。2.指九十岁。3.谓一季。一季九十日。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原诗
一蝗东方来,孕子九十九。未出婪酣肚,已办馋?口。
漫天自成幕,扫地不用帚。
一朝霜风寒,何处弄百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