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弟类那容绝,吾雏听自生。
刘平端为母,伯道特沽名。

作品评述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刘平》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弟类那容绝,
吾雏听自生。
刘平端为母,
伯道特沽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刘平这位贤者对待家庭和亲情的孝心。他不仅以兄弟之爱对待自己的弟弟,而且对待母亲也表现出无比的孝顺。他尊重母亲的意愿,虽然伯道沽取了一定的名望,但刘平并不因此而嫉妒或生气,而是默默地承受着。这首诗通过描述刘平的行为和情感,展现了孝道的崇高和伟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刘平的孝心和高尚品质。诗中的"弟类那容绝"表明刘平对待弟弟的关怀和照顾没有丝毫保留,展现了他作为兄长的责任感。"吾雏听自生"则表明刘平对待母亲的态度,他尊重母亲的选择并全力支持她的决定。"刘平端为母"体现了他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他为了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不计较自己的个人得失。最后一句"伯道特沽名"揭示了伯道通过某种方式获得了一些名望,而刘平并没有因此而心生嫉妒或争斗,而是默默地承受着,进一步凸显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对家庭的奉献精神。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孝道的核心价值观,强调了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通过刘平的形象,诗人林同呼吁人们在家庭关系中要以孝道为先,以真诚和无私的心去对待家人。这首诗表达了对孝道的赞美和礼赞,对读者来说,不仅是一首传递温情的佳作,更是对家庭和亲情的思考和感悟。

作者介绍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廕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爲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衲被蒙头万事休,九年面壁为迷流。神光断擘何希有,萨埵投崖饲虎求。

与君欲赴西楼约。西楼风急征衫薄。且莫上兰舟。怕人清泪流。临风横玉管。声散江天满。一夜旅中愁。蛩吟不忍休。

莫将离别恨犹深,一岁相逢一夜心。空宫尚有如霜鬓,不识君王直到今。

彩舟徐动信春风,丞相行春乐意融。花底马蹄追暮鸟,柳梢旗尾挂晴虹。驱驰造化三篇里,摆落尊荣一笑中。何况佳辰偏宴客,酒樽东阁不曾空。

空烦社友问何如,筋力犹堪月下锄。为米折腰长乞米,缘书损目苦观书。山翁迂阔每如此,吾道寂寥谁与居。独立西现人自老,枉悲宋玉不关渠。

酒病春愁恰并来,更冲花信宿鸾台。睡乡堠子无三里,玉涌声声只唤回。

家在青山近玉京,日云红树满归程。相逢一宿最高寺,半夜翠微泉落声。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气应邻我忆家。极目江南千里恨,依然如泪看黄花。

子之为术我为官,以易占之火在山。同在双湖湖上住,大家携手故乡还。

蛇头揩癢,虎口拔牙。拚得性命,始是作家。

两家济济秀孙枝,九秩巍巍享寿卮。厚福人间无处著,骖鸾一笑上瑶池。

乐天古律三千首,下笔当年不自休。平水儿童犹诵习,鸡林贾客亦争求。

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黄金那得与齐价,白首自应同告归。韫玉面凹观墨聚,浣花理腻觉豪飞。兴阑却欲烧香睡,闲听松声昼掩扉。

溪流婉转树蒙龙,复阁虚廊小径通。下马解鞍一长啸,便疑身已出尘中。

江头斜日草初薰,日断归鸿隔楚云。旧日因居相近住,每思家处独思君。

素艳忽从江上见,清香还向雪中闻。谁能送酒来相劳,为尔开尝对马军。

四海疮痍剧蝟毛,爱君三谏未能逃。所期力济生民福,不为名存信史褒。想见斯人心独喜,愿为君党义尤高。忠言已入身甘窜,始见吾徒气思豪。

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时于浪花里,并下蓝英末。倾馀精爽健,忽似氛埃灭。不合别观书,但宜窥玉札。

杨柳杨柳漫头驼。

闭口桐鱼勿复论,数间老屋枕云根。晓钟三板出山去,分付猕猴为守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