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坟庵壁四首

损益才通理洞明,不应知死异知生。
惜无人把宣尼语,说似当年尚子平。

作品评述

《题坟庵壁四首》是宋代陈造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于才智和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尚子平和宣尼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损益才通理洞明,
不应知死异知生。
惜无人把宣尼语,
说似当年尚子平。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才智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作者认为,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人们的才智可以不断增长,洞悉事理的能力也会更加清晰。作者认为人们不应该只了解死亡,而应该思考生命的意义。然后,作者表达了对于宣尼和尚子平的敬佩之情,希望有人能够传承他们的智慧,继续传扬他们的思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作者对于才智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第一句“损益才通理洞明”,表达了作者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人们的才智可以得到增长,从而洞悉事理。第二句“不应知死异知生”,则表达了作者认为人们不应只关注死亡,而应该思考生命的真谛。这两句短短的诗句,道出了作者对于人类智慧和生命哲学的理解。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宣尼和尚子平的景仰之情。作者惋惜地表示,现在很少有人能够传承宣尼的智慧,把他的思想传达给后人。作者将宣尼的智慧与尚子平相提并论,突显了尚子平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表明他希望有人能够继续传承这些伟大思想家的智慧,并将他们的思想传扬开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虽然只有四句,但表达了作者对于才智、生命意义和历史人物的思考和敬仰之情。通过对智慧与生命的思索,以及对历史智者的致敬,这首诗启发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历史的智慧传承表示期望与渴望。

作者介绍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佐命三朝为太宰,名垂千古号元功。栽培桃李满天下,出入风涛半海中。虎帐夜寒心益壮,凤池波暖位犹空。君王鼎盛子仪在,万里河湟不足攻。

英雄无命哭刘郎,惨澹中原侠骨香。我未吞胡恢汉业,君先悬首看吴荒。啾啾赤子天何意,猎猎黄旗日有光。眼底人才思国士,万方多难立苍茫。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富贵从今信在天,君看黍稌多秋田。金风玉宇秋无边。白屋青云朝暮耳,正如农父须逢年。

登楼欲认经由处,无奈云山遮望眼。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不向摇落地,何忧

苦忆花吹尽,生嫌草长齐。莺啼春已暮,客散日还西。孺子抛书卷,童奴理菜畦。怒雷将急雨,一夜水平堤。

世事莫牵萦,乐取这闲时节。且恁醉来醒去,免光阴虚设。有则有个泼心儿,不敢被利名啜。却待两手分付,与风花雪月。

灵无知大道,极意思悠然。摩日云中雁,潇湘水似天。孤峰高远近,宝月莹团圆。信解明开悟,青霄在目前。

金仙入汉梦,始闻佛法东。梁武好尤笃,上下争尊崇。寻译到李唐,伽蓝栋宇充。煌煌五千卷,披读未易终。楞严明根尘,金刚了色空。圆觉祛禅病,维摩现神通。四书皆等教,真可发愚蒙。我常日寓目,清晨课其功。油然会心处,喜乐浩无穷。寄语看经人,勿堕文字中。

离宫散萤天似水,竹黄池冷芙蓉死。月缀金铺光脉脉,凉苑虚庭空澹白。霜花飞飞风草草,翠锦斓斑满层道。鸡人罢唱晓珑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风落松梢雪,山收竹外烟。清吟凝醉眼,独立耸新肩。

爱士风流古,繙书气味长。诗家入陶谢,书法到颜杨。竹石故无恙,人琴今则亡。二龙天下秀,一一看增光。

政暇西巡华马国,铁桥南度石门关。北来黑水通巴蜀,东注三危万里山。

岸柳黄深绿渐饶。林塘初雨过,涨蒲萄。秋千亭榭彩旗交。莺声里,春在杏花梢。慵整翠云翘。眉尖愁两点,倩谁描。斜阳芳草暗魂销。东风远,犹凭赤阑桥。

北风茅店晚炊迟,吠犬声中踏黑归。溪上人家应夜绩,松明一点出疏篱。

君不见汉家三叶从代至,高皇旧臣多富贵。天子垂衣方晏如,庙堂拱手无馀议。苍生偃卧休征战,露台百金以为费。田舍老翁不出门,洛阳少年莫论事。

意浓态远十洲人,岁晏天寒七泽滨。奕奕云冠疑映月,僛僛翠带欲摇春。梅稍枉为行人瘦,柳眼虚随酒市新。林下水边风味永,弄珠谁见汉皋神。

海兔上天星斗稀,满身清影立多时。望中欲倩姮娥手,掷下秋香一两枝。

投老归称前进士,时与田夫相汝尔。渊明赋归何敢望,曼容自免差可拟。门前爵罗真可设,老圃灌畦聊自比。恕斋空洞最相亲,笑谈颇觉清无滓。时时过我共衔杯,望望不来予为企。丈夫未遇困泥涂,谁识鸾停兼鹄峙。方期从容结诗社,相与浮湛向闾里。一朝别我欲远游,欲入桃源深洞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