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作品评述

《秋》是一首唐代诗人李山甫的作品。该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人们的情感。

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
这里写的是秋天的天气,早上的秋雨越来越冷,风也逐渐加大。青女指的是天上的仙女。

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
这两句写的是秋天雁群南飞的场景,表达了离别和人们的思念之情。

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
这两句描写了杨树和菊花。绿杨树受到深深的懊恼,黄菊送上美丽的殷勤。

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象的感慨。邹家指的是一个家族,表示即便是一个家族也不需要有人偏袒某个人。诗人认为到底荣枯也是自然规律,不论是家族还是个人,都会遵循这个规律。

整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物,表达了人们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感慨。在凄凉的秋天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诗词推荐

江行二月正清新,无主桃花不恋春。老去情怀甚年少,少年未解惜芳晨。

瑶姬家山高插天,碧丛奇秀古未传。向来题目经楚客,名字径度岷峨前。是耶非耶莽谁识,乔林石庙常秋色。暮去行雨朝行云。翠帷瑶席知何人。峡船一息且千里,五两竿头见幡尾。仰窥仙馆至今疑,行人部讯居人旨。千年遗恨保时伸,阳台愁绝如荒村。高唐赋里人如画,玉色頩颜元不嫁。

鼻祖家住江东边,推择为吏心静渊。朝朝趋邑过圮上,时见暗碛光煜然。平时奉佛心至谨,建立塔庙崇诸天。试令便介识所在,退公始得来其前。挥鉏去沙若有物,微见铜像伤其颠。须臾众覩全体见,端严相好巧且坚。迎归供养备精洁,我家旧物犹青毡。铢衣飘摇俱梵相,珠缨垂袅穿淮蠙。

今朝五月五,击动禾山鼓。郁垒与神荼,欢呼齐起舞。

叶随流水归何处,牛载寒鸦过别村。

且喜花时雨不妨,凭阑闲与细平间。一池交映月添白,六出同妍雪逊香。素有书痴缘病懒,不知诗兴为渠忙。道人雅好惟清供,却恐花神索酒觞。

谁道江南暖,新春见雪飞。鸥来亲客艇,花乱上人依。古郡地偏寂,野窗寒入微。戴家人不远,欲去未能归。

自小即南北,未如今日离。封疆初尽处,人使却回时。开口有所忌,此心无以为。行行复垂泪,不称是男儿。

黄菊满东篱。与客携壶上翠微。已是有花兼有酒,良期。不用登临恨落晖。满酌不须辞。莫待无花空折枝。寂寞酒醒人散后,堪悲。节去蜂愁蝶不知。

玉貌凄凉锁翠眉,强移罗袜出深帷。莫嫌衰谢同秋草,记得春风第一枝。

参禅乎,参禅乎,参禅须是大丈夫。当信参禅最省事,单单提个赵州无。行亦提,坐亦提,行住坐卧常提撕。蓦然打破黑漆桶,便与诸圣肩相齐。所以懒瓒不受黄麻诏,芙蓉不受紫衲衣。既是参禅了生死,谁肯逐物成自欺。近代参禅全不是,尽去相师学言语。纵然学得言语成,恰似雕笼养鹦

世味渐阑如嚼蜡,惟诗直恐死方休。四时风月元无尽,万里江山更拟游。

君是甲科人,文章已立身。远邦迎父母,天阙动星辰。行爱三冬日,到为千里春。如将致吾后,先要惜期民。

东君欲去繁华灭,城南把酒聊相别。云旗风驾不可亲,但见杨花飞似雪。杨花送君无返期,高台望断夕阳低。归来客散深院静,门前绿暗啼黄鹂。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两仪坤载厚,四海母仪深。愿上菖花酒,年年圣子心。

人来种杏不虚寻,彷佛庐山小径深。常向静中参大道,不因忙里庆清呤。愿随化雨之春泽,未许云间一片心。老我近来多肺疾,如另紫雪把烦襟。

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雁沼开香域,鹦林降彩旃。还窥图凤宇,更坐跃龙川。桂舆朝群辟,兰宫列四禅。半空银閤断,分砌宝绳连。甘雨苏燋泽,慈云动沛篇。独惭贤作砺,空喜福成田。

虎士冰河侧,日闻刁斗惊。气吞沙漠尽,风荡贼巢倾。关塞长年戍,边尘几日清。太平陈朽富,一旅百夫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