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富贵有馀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馀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是宋代朱熹创作的一首诗词。
中文译文:
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
谁知天路幽险,倚伏互相酬。
请看东门黄犬,更听华亭清唳,千古恨难收。
何似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鸱夷子,成霸业,有余谋。
致身千乘卿相,归把钓渔钩。
春昼五湖烟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尽悠悠。
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
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的无欲无求的心境,表达了在富贵与贫贱之间对境遇淡然处之的态度。富贵与贫贱本是人生的阶层差别,但朱熹认为,尽管富裕之人享受着物质的满足和快乐,但他们无法了解天路的幽险,以及人生中的苦难,而贫贱之人却能互相安慰和酬答彼此。诗中以东门黄犬和华亭清唳为例,展示了贫贱之人之间的友情和相互扶持。而鸱夷子则被拿来对照富贵之人,指出他们追逐权力和功成名就的勾当和虚妄之处。
在脱离了人世间的琐碎纷争后,作者提到了自己可以摆脱一切尘世之事,追求心灵的自由。他以春昼的五湖烟浪和秋夜的云月来描绘物外的宁静和悠远之美。最后,诗人把自己的追求归结为一种放弃凡俗事务,将个人信念交于沧洲。这种洒脱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希望追求思想境界和自由的心愿,与他在学术上所追求的理想相呼应。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索和展现了个人追求心灵自由的意愿。通过对贫贱和富贵之人的对比,诗中展示了贫贱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友情,以及富贵之人的虚妄和追逐权力的空虚。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希望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远离尘嚣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