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真闻信不猜,无去亦无来。
声闻无见解,人天几万回。

作品评述

诗词:《金刚随机无尽颂·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译文:
真正的听闻不是凭猜测,
既无离去也无归来。
声闻者没有见解,
人与天界循环无数次。

诗意:
这首诗出自宋代释印肃的《金刚随机无尽颂》系列之一,以佛教的智慧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诗中所描述的是真正的听闻,不是基于猜测或臆测,而是通过直接体验获得的。这种真正的听闻超越了生死、离去和归来的概念,意味着一种超越凡尘的境界。

诗中提到的声闻者是指修行者在佛法中的境界。他们虽然能够倾听佛法的教诲,但他们的见解仍然是有限的,无法真正领悟佛法的深意。人与天界的循环指的是生命的轮回,人们在世间和天界之间不断轮回,经历着无数次的生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表达了佛教思想中的一种境界。通过真正的听闻,超越了一切猜测和臆测,进入了超越凡尘的领域。同时,诗中也提醒了修行者,纵然能够倾听佛法的教诲,但只有超越有限的见解,才能真正领悟佛法的内涵。

诗中的人与天界循环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轮回和无尽的循环。这种观念在佛教中非常重要,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皈依佛法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寻求超越轮回的境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通过佛教的智慧,表达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境界,强调了真正听闻的重要性以及超越生死轮回的追求。诗意深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试把珠帘低卷。宛见梅妆粉面。绿绕更红围,齐捧瑶卮来劝。堪羡。堪羡。此是神仙阆苑。

天祐炎图生国瑞,蓝田暂屈英僚。始知文宿降璇霄。中元前五日,七夕后三朝。江斅风流临此政,少年潇洒奇标。行看峻擢相熙朝。功名前稷契,寿算等松乔。

岑崯幽邃长松下,月郎风高寒溜泻。潺湲古韵实希奇,卖向人前谁著价。

壮志如何便遽忘,故宜一旦问为邦。行藏独与吾夫子,不类当时狷与狂。

梅雨冥冥湿钓船,失群寒鹭下江天。一声长笛无穷意。自叠渔蓑白日眠。

经纬出天机,画檐斜挂箅。可惜巧於蚕,无补人间世。

夏鼎象九州,山经有遗载。空蒙大荒中,杳霭群山会。炎海积歊蒸,阴幽异明晦。奔趋各异种,倏忽俄万态。群伦固殊禀,至理宁一概。骇者自云惊,生兮孰知怪。未能识造化,但大披图绘。不有万物殊,岂知方舆大。

移住还瀛洲。天槎去莫留。数归期、已过中秋。上界群仙官府足,云不碍,水长流。酒令与诗筹。依然记旧游。倚斜阳、分付羁愁。应与鳌峰人共语,还不减,去年不。

早起三朝当一工,老来贪睡不相同。偶然一次五更起,却用重眠到日中。

闲来南渡口,迤逦看不枫。一路波涛畔,数家芦苇中。远汀排晚树,深浦漾寒鸿。吟罢慵回顾首,此情谁与同。

雪花障路飞,飘湿红杏鞯。归马碧蹄疾,踏破白玉田。揽辔独长想,物境真可怜。朝绂未挂身,豪逸倚少年。结客上高楼,珠箔遮碧天。烧酒紫烟沸,割炙白膏鲜。美人挪素手,笑弄琵琶弦。醉眼生乱云,不省到家眠。俊游或如失,倒指还掺然。薄莫出华省,下马灯已燃。强笑破老颜,寄恨

我方獭髓疗蜂腰,渠自才华盖代豪。州掾聊容养文豹,玉音催去踏金鳌。联芳君亦花只取,双峙人推玉笋高。看即提衡霄汉上,得无交口话啼号。

亏功一篑,未成丘山。凿井九阶,不次水泽。行百里者半九十,小狐汔济濡其尾。故曰时乎,时不再来。终终始始,是谓君子。

静怜身计无尘事,贫喜生涯有古书。

师为众人重,始得众人师。年到白头日,行如新戒时。瓶添放鱼涧,窗迥袅猿枝。此地堪终老,迷痴自不知。

新晴物物有春意,正值一阳来复时。变化无穷俱是易,探原密处起乾知。

吹台高倚圃田东,此去轺车事不同。珠履旧参萧相国,彩衣今佐晋司空。醉离淮甸寒星下,吟指梁园密雪中。到彼的知宣室语,几时征拜黑头公。

月近中秋白,云随落日横。途穷暗客来,岁晚见交情。念旧伤存没,忧时尚战争。西风催起柁,鸥鹭莫寒盟。

擢擢琼簪秀,盈盈玉颊新。陇梅真季孟,洛浦是精神。好在临江佩,遥怜步月尘。对花恼诗思,何必霅溪莼。

不落宫商太古音,无劳弦上发清声。高山流水有余意,除却子期谁解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