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
出自先秦的《唐雎不辱使命》
拼音和注音
qín wáng wèi táng jū yuē : guǎ rén yǐ wǔ bǎi lǐ zhī dì yì ān líng , ān líng jūn bù tīng guǎ rén ,
翻译及意思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况且秦国使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五百: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寡人:(名)古代君主的自称。
安陵:战国时国名。本属魏,秦灭魏后,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
毅曰:钱塘,何人也?曰:寡人之爱弟,
出自:李朝威的《柳毅传》
寡人以临淄郡王领兵靖难,大哥哥宁王让位于寡人。
出自: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今舍此欲何之?寡人不得已,暂避兵耳。
出自: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忽见青衣走来报,道太真妃将寡人邀,宴乐。
出自:白朴的《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经营意匠出尘表,上下五百谁能攀。
出自:吴镇的《李成江村秋晚》
怪五百、舟人也者般同命。
出自:张慎仪的《摸鱼儿(其三)乙巳春选儿偕玉润田赴都,轮船至南通州失火,儿没于火,予适卧病,惊闻噩耗,既伤逝者,亦行自念也》
灯火未然月未出,名字不闻五百弓。
出自:张献翼的《灯夕同陆姬过胡姬并怀侯双》
五百阿罗汉,掷锡与浮杯。
出自:释宝印的《偈颂十五首(其八)》
中间不数余安道,恰到于今五百年。
出自:洪咨夔的《寿崔帅卿(其一)》
皇州七百里,沾否忆如何。
出自:弘历的《雪三首(其三)》
原诗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说通: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