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寅乙上人归蜀

南方展转扣西来,口欲谈而擘不开。
乙马三寅领将去,溪边婆子笑咍咍。

作品评述

《送寅乙上人归蜀》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给出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方展转扣西来,
口欲谈而擘不开。
乙马三寅领将去,
溪边婆子笑咍咍。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送别寅乙上人离开南方前往蜀地的情景。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祝福之情。诗中描述了南方的景色,表现出离别时的难舍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离别的场景。首句“南方展转扣西来”,通过动词“展转”描绘了南方地区的景色变化,同时用“扣”来表达诗人与上人的亲密关系。接着,“口欲谈而擘不开”,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难舍之情。

第三句“乙马三寅领将去”,通过乙马和三寅的指代,表达了上人即将离开的事实。这里的“将去”暗示了上人将要承担重任,离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最后一句“溪边婆子笑咍咍”,以一幅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溪边的婆子欢笑的场景,可能是在送行的人们中间感受到了生活的欢乐。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上人的深情厚意和离别时的无尽思念。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烘托,表达了作者内心对别离的感慨和祝福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寿历开金筴,皇欢奉玉颜。难谌天道远,忽怆帝乡还。敷德戎夷外,安民礼乐间。功崇超大禹,神穴枕稽山。

菊花潭上菊花开,不是花潭是寿杯。天赐生朝千斛水,一年一斛送将来。

望夷宫中鹿为马,秦人半死长城下。避时不独商山翁,亦有桃源种桃者。此来种桃经几春,采花食实枝为薪。儿孙生长与世隔,虽有父子无君臣。渔郎漾舟迷远近,花间相见因相问。世上那知古有秦,山中岂料今为晋。闻道长安吹战尘,春风回首一沾巾。重华一去宁复得,天下纷纷经几秦。

鱼藻池边射鸭,芙蓉园里看花。日色柘袍相似,不著红鸾扇遮。池北池南草绿,殿前殿后花红。天子千年万岁,未央明月清风。

迎客西来送客行。堆堆历历短长亭。_人残酒不能醒。烟染暮山浮紫翠,霜凋秋叶复丹青。凭谁图写入银屏。

泉流一曲绕柴门,屋后园田有路分。庄在辋川成故事,客归盘谷见遗文。借书夜读三更火,听鸟春眠半榻云。堪笑几人双健足,每于城市报新闻。

气夹尘埃外,川行翰墨间。忽忽未白首,去去忽青山。琴在弦安用,人亡鹤不还。竹林有前约,欲语泪先潸。

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年年冬后心情快。常是留宾醉。尊前笑靥粲金钿,更有半黄枨橘、满堆盘。人人爱道休官去。总是闲言语。古今文士与贤才。为甚独高陶令、赋归来。

汉王刀笔精,写尔逼天生。舞巧何妨急,飞高所恨轻。野田黄雀虑,山馆主人情。此物那堪作,庄周梦不成。

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绵花。

久坐图书府,方登著作庭。人知才可敬,公以德为馨。议论参诸老,文章本六经。省中相别后,夜夜望奎星。

道有夷险。遇有通否。骥不称力。士贵所履。识归要会。岂嫌涂轨。茍非德义。于我糠粃。

枕边何所有,一卷促尼居。无处觅卢扁,应当宝此书。

水中有片月,照耀婵娟姿。庭前有孤柏,竦秀岁寒期。坚然物莫迁,寂焉心为师。声发响必答,形存影即随。雪花安结子,雪叶宁附枝。兰死不改香,井寒岂生澌。晨炉烟袅袅,病发霜丝丝。丈室冰凛冽,一衲云离披。顾此名利场,得不惭冠绥。

问讯临湘尉,冬来定若何。凶年无盗否,清俸及时麽。再见不易得,惠诗空复哦。素书慵写得,此纸字无多。

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笋竿抽玉管,花蔓缀金钿。(岩光亭楼海虞衡志)。

元是竹林旧伴侣。去人日、偶相遇。笑卢同、狂怪尝茶,问子建、诗成几步。忆去年、乞巧同欢,把琴弦、细细与说。伤你爱四勾三,生下五男二女。

天将一雪净乾坤,便恐汤泉亦不温。瑶草忽生无种子,梅花寒损要温存。清游未到先回棹,高卧何如且闭门。珍重故人贻妙语,追还正始最初元。

千峰一寺远,云满跏趺处。无客伴孤禅,悬灯照深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