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昭福寺楼

旅怀秋兴正无涯,独倚危楼四望赊。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作品评述

《登昭福寺楼》

唐代 李九龄

朱德夜归楼不顾,空山无信欲怀孤.
谷变陵迁何处问,满川空有旧烟霞.

译文:

夜晚回到楼上,却不顾一切,只是空山无人,心中充满了孤独的思绪。
山谷的变迁以及陵墓的迁移,我要去问哪里,满眼的风景只是旧时的烟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李九龄写给自己的旅途中所感所思的诗歌。诗人在登上昭福寺楼上,望着四周的景色,心中涌起了对孤独和迁徙的思考。

诗的开头,诗人以“朱德”来指代自己,暗示着他正在外出旅行,途中经历了很多离散和孤独。他回到楼上,迎面是一片空山,没有人迎接他的归来。空山无信的景象使他更加感到孤独和孤寂。

接着,诗人思索着谷地的变迁和陵墓的迁移,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我应该去问哪里?诗人的心情深深地受到了这种变迁的触动,他感慨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满川空有旧烟霞”来描述眼前的风景,烟霞指旧时的景色已经消散,只留下了空旷的江山。这一句话既凸显了时光的变迁,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抒发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深深思索。诗中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生迁徙和离散的思考,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诗词推荐

毕方逐未去,里巷时狂走。念君箪瓢外,颜室空无有。误忧黎元谩,烜赫惊户牖。我虽厌迁次,寒突黔已久。平生昧奇字,安得君载酒。

朝来一穗看炉烟,遽挽银河下九天。东海不冤私自幸,南阳高卧且随缘。佳名德雨闻前代,尺字商霖证昔年。老子婆婆那辨此,两翁心印有人传。

识子十年何不遇,只爱欢游两京路。朝吟左氏娇女篇,夜诵相如美人赋。长安春物旧相宜,小苑蒲萄花满枝。柳色偏浓九华殿,莺声醉杀五陵儿。曳裾此日从何所,中贵由来尽相许。白夹春衫仙吏赠,乌皮隐几台郎与。新诗乐府唱堪愁,御妓应传鳷鹊楼。西上虽因长公主,终须一见曲陵侯。

凿堤要水近,依竹任迳斜。残叶时委地,晚笋犹穿沙。不知人间世,况论空中花。却思城市喧,阁阁鸣群蛙。

秋风常恐到无期,一雨便兴摇落悲。痴病相攻今转甚,囊空何以致高医。

苍头背锦囊,别我渡淮乡。一去又无信,相思几断肠。柳桥初过雨,瓜步正斜阳。知已同行乐,应忘归路长。

开缄试雨前,须汲远山泉。自绕风炉立,谁听石碾眠。轻微缘入麝,猛沸却如蝉。罗细烹还好,铛新味更全。花随僧箸破,云逐客瓯圆。痛惜藏书箧,坚留待雪天。睡醒思满啜,吟困忆重煎。祇此消尘虑,何须作酒仙。

莺迁与鶂退,十载泣岐分。蜀道重来老,巴猿此去闻。晓程侵岭雪,远栈入谿云。莫滞趋庭恋,荣亲只待君。

薜荔作禅庵,重叠庵边树。空山径欲绝,也有人知处。

吾腹如鸱夷,但满贮醇酒。外圆故不滞,中静一无有。纷纷千百辈,纳若一尘垢。下而至真源,保之故难朽。

送君应典鹔鹴裘,凭仗千钟洗别愁。脱帽风流余长史,(君喜草书而不工,故以此为戏。)埋轮家世本留侯。(张纲,子房七世孙也,犍为武阳人。墓在今彭山,君岂其后耶?)子河骏马方争出,(麟府马,出子河汊。)昭义疲兵亦少休。(唐称昭义步兵,盖泽潞弓箭手。)定向秋山得嘉句

雨露汪洋四海春,岭南岭北多归人。朝中贤士罕过此,莫惜青钱呼白鳞。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灵橘无根井有泉。

风掠浮萍水面来,翠绡成段接还开。无情却似多情物,不到诗中不肯回。

一自梅边惹著春,山川草木顿精神。晚来风起香无际,认得香根有几人。

军中频宴乐,醉后拥雕鞍。紫塞连天远,黄云拂地寒。羌儿叱拨马,胡女固姑冠。两两三三去,营门倚笑看。

数点梅花玉雪娇。烟水篱边,兰袅青梢。横斜疏影月黄昏,谁使天香,暗淡飘飘。半醉佳人酒未消。宾髻偏时,插更斜袅。尊前还唱早梅词,琼醑何如,□□□□。

斯文未摇落,右序启哲人。胸中悟复悟,笔底新又新。幻为九色丝,銮坡演明纶。兵民总疲羸,夜直烦前陈。

罨画春树碧,逢迎系行舟。酒尽可以起,更作须臾留。我方鹤投笼,君已鹰脱鞲。相期在岁晏,赠之珊瑚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