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八首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作品评述

《东坡八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
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蚱蜢如风雨。
新舂便入甑,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诗意:
这首诗词以种植稻谷为主题,描绘了从清明前开始到秋季丰收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农田劳作的喜悦和对丰收的期待。通过描写农田中的各种景象和农事活动,诗中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农耕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田的场景和种植稻谷的过程,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如毛空暗春泽、针水闻好语、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等,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农田的生机和丰收的喜悦。

诗中还通过对农田中的蚱蜢、秋霜、新舂甑等细节的描写,展示了农耕生活的真实情景,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农田的生活气息。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长期以来从农田中获得的食物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对朴素生活的珍视和满足。

整首诗词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田劳动和丰收的赞美,展现了苏轼对自然和人民生活的关怀和热爱。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华岳三峰翠插天,上头无路可跻攀。不知谁有神仙手,折取峰头十丈莲。

劳生何扰扰,衰鬓已萧萧。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水流虚谷静,云度碧天遥。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

学有南轩派,文仍二宋家。泉源端有本,玉立更无瑕。傥遂成三径,当从读五车。朋游有如此,未恨落长沙。

寒夜阴云起,疏林宿鸟惊。斜风闪灯影,迸雪打窗声。竟夕不能寐,同年知此情。汉皇无奈老,何况本书生。

日欲低时江景好,暮山紫翠重重。钓筒收尽碧潭空。一船霜夜月,两岸荻花风。遥忆暖春新梦火,黄昏下了帘栊。水村渔浦舣孤篷。单衾愁梦断,无梦转愁浓。

闻似磻溪隐姓名,阿鬟仍是许飞琼。凉风昨夜惊新雁,想见吹箫又月明。

荒崖传有虎,飞锡径登危。衣槲纫枯叶,餐松嚼嫩枝。病人求咒水,野老施庵基。一夕缘何事,飘然失所之。

恺悌而爱人,恭俭以持已。府库有余财,勿忍为已费。田租奉人上,屡至为民赐。不肯私嬖臣,以存大臣体。不敢私贵戚,以贻天下议。澹乎无嗜好,绝不尚功利。断刑岁数百,烟火绵万里。礼乐虽未遑,亦足为善治。洪惟庆历君,盛德概相类。爰立俱名臣,后元则无是。

忆昨携儿寄小轩,儿今何在小轩存。唤爹若有褰裳语,恋母犹多泪席痕。两树桃花飞痛血,一山松影护游魂。销凝良久忽如见,我与同归家处村。

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扰扰钟陵市,无穷不醉人。

寥阔书题久不闻,可怜鱼雁动成群。未传春兴衡阳纸,长忆江东日暮云。见说风帆京口泊,又云山色敬亭分。莫言翰墨绕游戏,看取毛锥解致君。

少日手抄尤谨楷,中年目视稍眵昏。如今天罚偏盲了,烛下残书尚覆翻。

两本新图宝墨香,樽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乍遘冥景临,已惊玄发素。岂伊蒲柳姿,犹忝金门步。紫殿惭华缨,凄风洒官树。遂婴采薪忧,具臣旷天务。自省玄尚白,还嗟时渐暮。初旭偃荆扉,山樊淡轻雾。行药循方池,寒波欲成沍。感兹日月流,苦为簪组误。墟菊挺残英,庭松悦零露。负喧有深怀,饮冰非前惧。栖迟此中园,弥贱

有德和有光,其光无间隔。名实要相称,非青黄赤白。参彻佛祖顶{左宁右页}禅,不是和等闲相诳哧。我所参得底只是要湿槃堂里用,且不听杜撰禅师三千八百画。吾为作证明,他年将轨格。

草泥行郭索,云木叫鉤辀。

君住龟山我雁山,天教褒面帝圻间。书楼自喜看山色,诗卷相寻待月删。镜不可欺知貌改,寝惟无梦觉心閒。西湖大有真泉石,何日携琴更出关。

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情脉脉,意忡忡。碧云归去认无踪。只应会向前生里,爱把鸳鸯两处笼。

西风庭院雨垂垂。黄花秋闰迟。已凉天气未寒时。才褪单衣。睡起枕痕犹在,鬓松钗压云低。玉奁重拂淡胭脂。情入双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