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丁亥元日次才伯韵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bù chóu nì lǚ wú qīn qi , yī jiù jiāng hú yǒu suì huá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逆旅:(书)(名)客舍;旅馆。
依旧:(动)照旧,像过去一样:山河~。②(副)仍然,还是如此。[近]依然|仍然。
江湖:(名)①泛指四方各地:走~|闯荡~|流落~。②旧时指四处流浪靠卖艺、卖药等谋生的人,也指这种人所从事的行业。
亲戚:(名)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和血缘关系的家庭或这个家庭的成员。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东风早晚到天涯,客子逢春正忆家。
柏叶漫传元旦酒,江梅应发故园花。
不愁逆旅无亲戚,依旧江湖有岁华。
深负郑庄腾荐剡,游岩痼疾久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