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仙女不照镜,愁来看深井。
井底那得风,摇波乱人影。

作品评述

《古意》是明代诗人刘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仙女不照镜,
愁来看深井。
井底那得风,
摇波乱人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一个仙女愁苦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间世事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个仙女没有照镜子的情景,这里的“照镜”可以理解为打扮、修饰自己,以及审视自身的意思。仙女没有照镜子,意味着她并不关注自己的外貌和形象,或者说她对这些世俗的事物不感兴趣。这种态度与一般女性追求美丽的心态形成强烈的对比。

随后,诗中出现了一个深井,仙女在愁苦之下望着这个深井。深井可以被视为人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而愁苦的仙女则代表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厌倦和远离欲望的追求。通过仙女凝望深井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中烦恼和困惑的逃避和思考。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井底没有风,但却有摇曳的波纹和扰乱的人影。这里,“井底”象征着人心的深处,而“风”则代表着舒适和宁静的状态。诗人通过描述井底没有风,却有摇曳的波纹和扰乱的人影,表达了人心的纷乱和世事的扰乱。这种矛盾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诗中所表达的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追求超脱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通过对仙女的形象和井底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世俗烦恼的厌倦和对于超然境界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于内心纷乱和外界干扰的思考和反思。通过这种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诗人刘崧表达了对人世间琐碎烦恼的诗意思考,以及对于超脱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推荐

堂堂尸谏大名垂,死所微怜逐厥私。当日死忠仍死孝,请看万恨写庸医。

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固知仙境多灵迹,莫向枰棋着意看。

无因暂泊鲁阳戈,白发兼愁日日多。只恐雪晴花便尽,数来山寺亦无他。

圆吭百舌语千般,岂是春来不耐闲。为见幽人无与语,故来相对作闲关。

纤纤新月挂黄昏,人在幽闺欲断魂。笺素拆封还又改,酒杯慵举却重温。灯花占断烧心事,罗袖长供挹泪痕。益悔风流多不足,须知恩爱是愁根。

少日逢春一味痴,轻鞭小袖趁芳时。常过茶邸租船出,或在禅林借枕欹。名妓难呼多占定,好花易落况开迟。身今惟悴投空谷,悔不当年秉烛嬉。

闻君息阴地,东郭柳林间。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澹月窥窗似有情,更堪梅影向人横。放翁不受天魔恼,独拥青毡睡到明。

遮莫邻家酒已无,教儿更往远村沽。老夫强健如平日,醉过三更不要扶。

饼饵商量全孕麦,衣裳消息半芽桑。山堂草色梦魂远,官路柳丝心绪长。

华景当凝煦,芳丛忽效奇。红房争并萼,缃叶竞骈枝。彩凤双飞稳,霞冠对舞欹。游蜂时共翥,零露或交垂。胜赏回金跸,清香透黼帷。两宫昭瑞德,天意岂难知。

小来好文耻学武,世上功名不解取。虽沾寸禄已后时,徒欲出身事明主。柏梁赋诗不及宴,长楸走马谁相数。敛迹俯眉心自甘,高歌击节声半苦。由是蹉跎一老夫,养鸡牧豕东城隅。空歌汉代萧相国,肯事霍家冯子都。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仲氏昔尝司宥密,长公元已转洪钧。紫微岂久承流地,黄合终须报主身。

世俗传偷药,嫦娥以此名。唐人皆咏月,吾取玉川生。

彼莲之美,心乎爱矣。所爱与直,渊乎其似。

画扇香微远,宫螺意自浓。杏园憔悴五更风。不道六朝琼树卷春空。蝶近花疑笑,犀灵月易通。襄王云雨梦魂中。曾见芙蓉裙衩几多红。

万石湖南港,杨林湖北潭。不胜摇橹倦,顾欲使风贪。凛凛岩墙戒,悠悠鸩毒耽。频能愧沙鸟,数可傲征帆。

三首新诗慰病躯,万金何必是家书。隔年已有游嵩约,玉趾何时过敝庐。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江驿山程日夜驰,筠笼初拆露犹滋。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戎州绿荔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