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作品评述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
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

诗意:
这是在寒食节的一天,年轻的孩子们在尼庵里玩耍和创作。树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春天即将过去,竹林中参天的竹子像云一样多。头陀(指尼庵中的僧人)从云顶上迎接客人,或许是刘铁磨在那时也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寒食节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首句"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直接点明了诗词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而尼庵则是寺庙中的一种建筑。通过这个背景,诗词展现了一个欢乐的场景,孩子们在寒食节时来到尼庵,游玩并创作。

接下来的两句"杂英满树春欲过,修竹参云万余个",通过描绘树上花朵和竹子的景象,展示了春天即将过去的迹象。花朵和竹子的丰富多样象征着春天的充盈与繁荣。

最后两句"头陀云顶出迎宾,恐是当时刘铁磨"则增添了一些神秘感和历史的联想。头陀从云顶上迎接客人,暗示了尼庵中僧人的虔诚和慈善。而提到刘铁磨,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位历史人物,与尼庵或者寒食节有关。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热闹而又充满寓意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寒食节的喜庆和尼庵的宁静,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作者介绍

张嵲(一○九六~一一四八),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召试,除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校书郎、着作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八年,出爲福建路转运判官(同上书)。十年,兼实录院检讨、守起居舍人、兼侍讲、试中书舍人(《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五、一三七)。升实录院同修撰,十一年,罢。起知衢州。十八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献《绍兴中兴復古诗》以希进用,寻卒(同上书卷一三九、一五八),年五十三。有《紫微集》(《宋史·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张巨山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张嵲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紫微集》爲底本,参校《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清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简称文津本)以及残本《永乐大典》引诗。新辑集外诗句,编附卷末。

诗词推荐

条风一夜乍回枯,黛色和烟半有无。玄灞柔条堪系马,白门疏影不藏乌。楼头寒映罗衣薄,曲里风惊紫塞孤。春水绿波春草碧,等闲芳岁莫教徂。

南风导前北风续,仁气潜随杀机伏。初疑惨淡八表昏,忽变光明大千足。上天之载德如毛,帝力不知封比屋。垢污过眼俱衣被,枯朽何心亦膏沐。调治竹君折节下,表显梅兄受命独。於至严凝风见温,有大包容分类族。是空非空色非色,在坑满坑谷满谷。铺张元化有许奇,收敛神功又何速。

古泽春光淡,高林露气清。纷纷世上事,寂寂水边行。客子凋双鬓,田家自一生。有诗还忘记,无酒却思倾。

隐侯文治知何用,千古端羞堕泪碑。国危忍助神鼎覆,身免犹嗟鞶带移。登览寒烟萦远目,凄凉夕照谢高榱。伤心往事君须赋,恐有遒人来采诗。

占秋呈瑞。四海杨公子。蹋拖尚带蓬壶体。清新春草句,潇洒兰亭字。宦情少,眠云弄月知心事。此去应无滞。稳步烟霄地。鹏万里,鹤千岁。他年黄阁老,访我清溪醉。青凤舞,贻君万斛瑶花蕊。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练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今夜谁家杀风景,聒天鼓吹到横参。

古道转悠悠,送君那值秋。恶怀醒似醉,苦语去难留。镫雨今宵酒,帆风明日舟。从今梦相见,老眼在心头。

思齐圣母,媲于周任。骨乾屐坤,博厚洪深。七兗既避,万寿自今。昕庭发号,式昭德音。

子规声老又残春。犹作未归人。天意不能怜客,何事苦教贫。归去也,莫逡巡。好从今。秧田车水,麦陇腰镰,总是关心。

周遭圩岸缭山城,一眼圩田翠不分。行到秋苒初熟处,翠茸锦上织黄云。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休遣人知。须是着便宜。运转临时。袄知险里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广南樵夫,淮西行者。明珠走盘,黄金出冶。透影像兮凡圣罔得同尘,续光明兮家世自然不夜。众星之拱斗之魁,百川之趋海之下。弃钵袋而逃,提不起而恳招。非风旛之摇,示即物之情超。叶落归根兮来时无口,百千三昧兮九牛一毛。

岁年丰稻杭,井邑盛烟火。北园曾未窥,王事方勤我。花枝互低昂,鸟语相许可。观物见归根,抚时终宴坐。搔首望四邻,诸贤皆最课。极工簿领书,甚办米盐颗。平生短朱墨,吏考仰丞佐。初无公侯心,骨相本寒饿。明窗怀玉友,清绝吟楚些。念君方坐曹,无因奉虚左。

未见南溪泛,一看洞府家。径荒冲暮雀,林静起栖鸦。锁钥何其密,推敲漫自加。及归已薄暮,渔火在园沙。

乔木岂能忘故国,结茅聊复纪新亭。此君玉立傍无友,犹有幽禽静可听。

壁断何人旧字,炉寒隔岁残香。洞天人去海茫茫。玩世仙翁已往。西日长安道远,春风赵国台荒。行人谁不悟黄梁。依旧红尘地陌上。

双阁护仙境,万壑渺清秋。台躔光动银汉,神秀孕公侯。胸次千崖灏气,笔底三江流水,姓字桂香浮。十载洞庭月,今喜照扬州。捧丹诏,升紫殿,建碧油。胡儿深避沙漠,铃阁扬轻裘。点检召棠遗爱,酝酿潘舆喜色,英裔蔚文彪。整顿乾坤定,千岁侍宸旒。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裁筩累黍久研精,况复新修鬴斛成。岂校忽微争口语,本期淳古变人情。即言乐律符今尺,但恐箫韶似郑声。若欲世人俱信服,凤皇再集颍川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