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愈的《游祝融峰》
拼音和注音
zhù róng wàn zhàng bá dì qǐ , yù jiàn bù jiàn qīng yān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见:1.不曾相见。2.见不着;丢失。
万丈:数量词。形容很高或很深:光芒~。气焰~。~高楼。~深渊。
祝融: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3.传说中的古帝。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原诗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山翁爱山不肯归,爱山醉眠山根底。
山童寻着不敢惊,沉吟为怕山翁嗔。
梦回抖擞下山去,一径萝月松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