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登高处望尘中,但见纷纷如聚蚁。

出自宋代楼钥的《吴参议达观斋》

出自宋楼钥的《吴参议达观斋》

拼音和注音

què dēng gāo chù wàng chén zhōng , dàn jiàn fēn fēn rú jù y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登高:1.升至高处。2.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3.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4.锦的别名。

高处:高处gāochù∶隆起的地方或位置;山丘∶相对较高的位置带来一张在三万五千英尺高处拍摄的能反映真相、轮廓鲜明的照片

纷纷:(形)繁多而杂乱:议论~。②(副)接连不断地:大家~报名。

楼钥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原诗

君不见大鹏与鸒鸠,自适俱是逍遥游。

又不见大椿视朝菌,一脩一短终期尽。

况乎秋豪为大泰山小,莫寿殇子彭为夭。

漆园老子超众作,立论虽奇定非矫。

凫胫从短鹤胫长,蛮触亦能成战场。

誉尧非桀两置之,读书博簺俱亡羊。

世人颠倒名利途,跻攀分寸争锱铢。

河伯犹惊北海若,井蛙醯鸡何足诛。

试同万众走城市,跃马徒行分贱贵。

却登高处望尘中,但见纷纷如聚蚁。

暂高犹尔况真高,神游八表非矜豪。

宁能高举去人世,勿以役役随滔滔。

是知达人有大观,蝶梦为周聊自玩。

翛然无入不自得,处若终身仕成漫。

吴侯晚到东海滨,饱谙世故无戚欣。

相逢一笑成莫逆,似知我亦个中人。

诗词推荐

南征为客久,西候别君初。岁满归凫舄,秋来把雁书。荆门留美化,姜被就离居。闻道和亲入,垂名报国馀。连枝不日并,八座几时除。往者胡星孛,恭惟汉网疏。风尘相澒洞,天地一丘墟。殿瓦鸳鸯坼,宫帘翡翠虚。钩陈摧徼道,枪櫐失储胥。文物陪巡守,亲贤病拮据。公时呵猰貐,首唱

举目无从觅蜀天,只呼归去乞人怜。倘然当日能归去,未必褒斜便万年。

一番雨过年芳浅。袅袅心情懒。章台人过马嘶声。小眉不展恨盈盈。怨清明。烟柔露软湖东岸。恼乱春风惯。一声莺是故园莺。及至如今□闻处、又多情。

池苑清阴欲就。还傍送春时候。眼中人去难欢偶。谁共一杯芳酒。朱阑碧砌皆如旧。记携手。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期。

去城三十蹑云端,特地山灵纵我观。白玉岩边数行字,只知末后密并官。

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竹气阴池凤,云峰照衮山。玳簪方映座,彩服亦承颜。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瓜浮五色烂,帘卷半钩弯。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

七年谪五溪,二年守三沪。蛮烟瘴雨中,不改旧时吾。此来懒看镜,谓我衰且癯。王生忽肖象,气貌何丰腴。悔不赂王生,图作一病夫。变几转而上,听我归林庐。及此未衰日,更读几年书。

比夕皆佳月,几年无此期。亲朋方战蚁,而我自驱羸。夜作银河隔,明当玉树窥。犹须发高咏,于以慰以思。

罗袜凌波生网尘,那能得计访情亲。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旭日东生,五云宫阙光辉映。百官班定。拜舞朝元正。春满瑶卮,万寿同称庆。边陲静。太平全盛。永赖吾君圣。

诈哑徉聋,指西作东。肆无所畏,说大脱空。弯弓曾发蓬蒿箭,射中南山白额虫。

绣帘高卷倾城出。灯前潋滟横波溢。皓齿发清歌。春愁入翠蛾。凄音休怨乱。我已先肠断。遗响下清虚。累累一串珠。

几见秋风来,坐念岁月改。宫蕉泣白雨,孤愁越青海。

老子卧林丘,忧时雪满头。诗筒自江社,句律到夔州。把菊青山晚,看云白日流。至人安有梦,八极偶神游。

离群寡游豫,得朋殊缱绻。相将度春水,散漫入芳甸。班荆烟乍敛,摘花露犹泫。林莺坐未出,沙鸟飞还见。遥山浮空翠,晴云曳轻练。一听野人言,复起沧洲愿。

芳菲移至越王台,最是蔷薇好并栽。浓艳尽怜胜彩绘。佳名谁赠作玫瑰。春成锦绣风吹折。天染琼瑶日照开。为报朱衣早邀客。莫教零落委苍苔。

乾坤并万象,地狱及天堂。物物皆真见,头头用不伤。

身似柏舟无倚着,心非席石可推移。威仪不被忧心乱,始信生民有秉彝。

海棠前日满枝红,一夜飘飘卷地空。多少荣华驹过隙,莫教容易负东风。

合抱生毫末,无为厌小官。政成心更逸,道胜意常宽。野迥山形秀,云疏雪意阑。离杯如不心,何用御祁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