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寒山的《诗三百三首(其一九四)》
拼音和注音
bì luò qiān shān wàn rèn xiàn , téng luó xiāng jiē cì lián x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山:极言山多。山名。在今辽宁省西南部,为长白山的支脉。上有月芽、钵盂、笔架等十余峰。奇峰叠耸,峭壁嵯峨,故有千山之称。参阅《嘉庆一统志•奉天府•山川》。
碧落:道家认为东方最高的天有碧霞遍布,故称为“碧落”。后用以指天空。
藤萝:紫藤、白藤等的通称。
相接:交接,相交。连续;连接。犹迎接。
寒山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原诗
丹丘迥耸与云齐,空里五峰遥望低。
雁塔高排出青嶂,禅林古殿入虹蜺。
风摇松叶赤城秀,雾吐中岩仙路迷。
碧落千山万仞现,藤萝相接次连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