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时袁生作僧,蕃人呼为袁师)

忆年十五在江湄,闻说平凉且半疑。
岂料殷勤洮水上,却将家信托袁师。

作品评述

诗词:《临洮送袁七书记归朝(时袁生作僧,蕃人呼为袁师)》
朝代:唐代
作者:吕温

忆年十五在江湄,
闻说平凉且半疑。
岂料殷勤洮水上,
却将家信托袁师。

中文译文:
回忆起我十五岁时在江湄,
听说平凉的事情却半信半疑。
没想到在洮水边,
却将家信寄托给袁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唐代吕温创作的,题材是送别袁七书记归朝的场景。袁七书记当时是个年轻人,还是一个僧人,被当地的蕃人尊称为袁师。

诗的开头,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江湄的往事,听说袁七书记要回平凉,但对此半信半疑,表示怀疑和不确定。

然而,意外的是,在洮水边,诗人看到了袁七书记殷勤地等候,原本自己对他回归的半信半疑的态度也因此改变。在这个场景中,袁七书记成为洮水畔的一道亮丽风景,也代表着他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将自己家信托付给袁师的情景,表达了对袁七书记的信任和依靠,同时也表明了诗人对袁师的敬重和赞许。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袁七书记的送别和对他的认同与赞赏。同时,也通过对洮水的描绘,展示了家乡之情和对袁师的尊重。整体氛围温暖而真挚,情感真实而深沉。

诗词推荐

所得乃三益,相从非一朝。龙方卧陇底,鱼肯似阳桥。月看玉奁满,风吹金烬销。少留吾亦住,不待楚词招。

明珠出袖四百非,座有烟霞草木香。断取锺山擎石掌,那知不下净名床。

大省新开方岳重,人间第二紫微垣。丹池凤浴江湖浅,温室花开雨露繁。天柱星辰高北极,海门日月远东藩。相君大业凭谁赋,白发词臣诏立言。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

物情岂愿岁时遒,一气潜移不自由。日出鹁鸪还唤雨,夏初蟋蟀已吟秋。

儒之宫兮千柱眈如,峨冠绮袂兮群而趋。食焉稻鱼兮隶焉诗书,我侈其成兮绎其初。诲掖之孔敏兮築兴之不徐,偾於昔焕於今兮繄百年其有待。企三贤而相攸兮遗躅未沫,匪若人之良茂兮吾将奚赖。芹波摇日兮槐阴转午,一尘不栖兮重廊邃宇。执经前兮仪仪而訏訏,君颜舒舒兮而究而语。有

建储嘉祐发先机,盖世功名古亦稀。一冠鸳行丹地立,两扶龙德九天飞。偃藩汲黯时云卧,去国周公遂不归。星坼中台薨讣入,君王泪湿辍朝衣。

会面却生疑,居然似梦归。塞深行客少,家远识人稀。战马分旗牧,惊禽曳箭飞。将军虽异礼,难便脱麻衣。

荣路回翔简帝衷,坐烦谈笑静西戎。金銮学士承新诏,乌垒将军有古风。关塞星烽葱岭远,尘沙毳幕贺兰空。平时未便知颇牧,今日亲逢出禁中。

鹿鸣呦呦,在彼高罔。宴乐喜实,吹笙鼓簧。币帛戈戈,礼礼蹡蹡。乐只君子,利用实王。

天寒日暮。百绕梅花树。万斛清香藏不住。都在一花开处。可怜月堕霜飞。不知疏影来时。谁报云川老子,翠禽先在南枝。

祖师门下,讨甚巴鼻,满耳春风浩浩地。草木丛林,灯笼露柱,心空及第。汝等诸人,因甚却来这裹瞌睡。

离索堪惊岁月忙,少城遗爱未曾忘。西园尚记英游并,南浦空嗟别恨长。壮志自窥勋业镜,高情休忆水云乡。玉关柝静边烽息,汉殿归称万岁觞。

联翩漕舸入神州,梁主经营摇宋休。一自胡儿来饮马,春波惟见断冰流。

司农手中无寸铁,夺笏击贼贼脑裂。贼未死气虽已折,奉天天子双泪横。十年弃卿真负卿,臣身区区劳记忆。平原太守曾未识。

天工施春不爱惜,乐与枯槎借颜色,岁寒日晚律候严,已遣南枝报消息。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傍水与登山,悠然有深诣。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捧檄何必喜,途穷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旆如松,张盖如轮。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薰梅染柳将赠君。铅华

寒应消尽,丽日添长,百花未敢先拆。冷艳幽香,分过溪南春色。调酥旋成素蕊,向碧琼、枝头匀滴。愁肠断,怕韶华三弄,雪映溪侧。应是酒阑人静,香散处、惟见玉肌冰格。细细疏风,清态为谁脉脉。芳心向人似语,也相怜、风流词客。待宴赏,伴娇娥、和月共摘。

淇上桑叶青,青楼含白日。比时遥望君,车马城中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