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

稽古终何力,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

作品评述

《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稽古终何力,
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
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
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
高卧笑羲皇。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力衰退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作者在诗中承认自己稽古(学习古代文献)的能力已经不足,扶衰(扶持老年)只是空有方法而无法实施。然而,作者感激故友对他在低谷时的关心和帮助,将佳句作为珍贵的礼物赠予他。虽然作者想离开这种困顿的状态,但却无法展翅高飞。他承认自己性情疏懒,宁愿高卧享受自己的懒散而笑傲于世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首句“稽古终何力”,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曾经致力于学习古代文献,但如今已感到力不从心。

接着,诗人谈到了“扶衰谩有方”,承认自己对老年生活的设想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这里的“扶衰”既可以理解为扶持自己的老年生活,也可以理解为扶持他人的老年生活。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达了对故友的感激之情。他们怜悯作者困顿的处境,并用佳句来鼓励他。这些佳句被视为珍贵的礼物,象征着友谊和鼓励的力量。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又表示自己无法摆脱困境,无法展翅飞翔。“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这里的“抽身去”暗示着他想要离开困境的愿望,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性格的自嘲。他承认自己懒散而疏于行动,宁愿高卧享受自己的悠闲状态,傲笑羲皇(指古代传说中的黄帝,象征着远古的智慧和高尚)。

整首诗以短小精炼的语言揭示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他对自己能力的衰退感到无奈,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困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同时也展现了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调侃。这首诗词以苏辙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次韵李公朝著作见赠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稽古终何力,
扶衰谩有方。
故人怜困踬,
佳句赠辉光。
未暇抽身去,
安能插翅翔。
空存疏懒性,
高卧笑羲皇。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自己稽古(学习古代文献)能力的衰退感到无奈,同时感激故友对他的关怀和帮助。他认为自己已无力继续深入研究古代文献,而扶持老年生活的方法也只是空有而无法实施。然而,他感激故友对他在困境中的同情和支持,将佳句赠予他,象征着友情和鼓励的光芒。尽管他渴望离开困境,但却无法插翅高飞。他承认自己性格懒散,宁愿高卧享受自己的悠闲生活,傲笑古代传说中的羲皇(黄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苏辙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首句“稽古终何力”表达了他对自己学习能力衰退的无奈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他曾努力学习古代文献,但现在却感到力不从心。

接着,诗人谈到了“扶衰谩有方”,承认自己对老年生活的设想和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这里的“扶衰”既可以理解为自己扶持老年生活,也可以理解为他人扶持老年生活。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达了对故友的感激之情。他们同情作者困境,用佳句来鼓励他。这些佳句被视为珍贵的礼物,象征着友情和鼓励的光芒。

然而,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又表示自己无法摆脱困境,无法展翅高飞。“未暇抽身去,安能插翅翔”,这里的“抽身去”暗示了他想要离开困境的愿望,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

最后两句“空存疏懒性,高卧笑羲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性格的自嘲。他承认自己懒散而缺乏行动力,宁愿高卧享受闲适的生活,傲笑古代传说中的羲皇(黄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苏辙对自身衰老和友情的思考。他感叹自己学习能力的不足,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困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同时也展现了对自己性格的自我调侃。这首诗显示了苏辙独特的文笔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人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龙蟠虎踞秣陵城,甬上苍官亦强名。独占高峰傲千古,夜深月照落潮声。

易开终始口,会理休分剖。照镜失却头,引惹波波走。

清夜将分。有酒为谁花下满,相逢轩盖暂时倾。故人情。海棠欲睡照教醒。烛影花光浑似锦,伴君佳句解人酲。恨无声。

昔年避乱久相依,今日重来却似归。客意欲随春北去,雁声犹带雪南飞。已多中国栖荆棘,不独阳山死蕨薇。倘向赤松方外住,愿陪鹤从莫相违。

我生爱看真山水,眼底崎嵚每自谙。绝壑卧云留宿雨,高林浮翠出晴岚。青山近屋多于簇,白石攒沙小似蚶。展卷令人倍惆怅,杏花春雨隔江南。

从士力难任,何其挂怀抱。不及在家贫,在家贫亦好。

鸳鸯浓睡碧溪沙。荷花深处家。快风收电掣金蛇。凉波流素华。吴国艳,楚宫娃。红潮连翠霞。坐来忽忽烛光斜。城头闻乱鸦。

城头渡可涉,早禾渡可斟。试问安用舟,春水三丈余。是维一都会,驵侩权征输。郁郁多大姓,儒冠颇诗书。以武断乡曲,旧俗小未除。厌嚣谢近市,斩绝得僧区。此地美水竹,林明见浴凫。相追啑菱藻,天乐非世娱。忆在田园日,放浪友禽鱼。今来长山邑,忍饥抚惸孤。出入部曲随,咳唾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书债频年积,舟行一水期。稍吟秋夜雨,不尽故人思。正为才高累,宁论事了嗤。相忘心屡折,落笔更蜚驰。

南北飘然各转蓬,佳辰无路笑言同。铜壶县冷更微雨,白鹊楼高来远风。粽剥雪肤明席上,酒倾玉骨映杯中。区区羁旅无欢笑,遥想华堂屡一烘。

日近山红暖气新,一阳先入御沟春。闻闲立马重来此,沐浴明年称意身。

一览楼头笑拂衣,今朝何意此嘘欷。断无痛饮歌都护,那得重归见令威。太学废来同舍尽,清江好在故人非。我来岂是无情者,为哭妻儿无泪挥。

与云俱卷十年强,百短难医独命长。自有青天看晚节,不将白发换时妆。田园活计雨声好,湖海醒心山气香。得一日閒胜一岁,老来免得别思量。

颇有爱山心,山人交未深。不知回俗驾,依旧入儒林。乐处外何有,故书中可寻。渔蓑归得晚,风雨伴吾吟。

金石马心锦作肠,案前合侍玉皇香。只因淮察须裴度,不为并州戏葛强。绣斧迩一新遣使,毡裘从此尽输王。功成远勒燕然石,闲却江西左氏庄。

浴雪精神,倚风情态,百端邀勒春还。记卓隐、溪桥日暮,驿路泥干。曾伴先生蕙帐,香细细、粉瘦琼闲。伤牢落,一夜梦回,肠断家山。空教映溪带月,供游客无情,折满雕鞍。便忘了、明窗静几,笔研同欢。莫向高楼喷笛,花似我、蓬鬓霜斑。都休说,今夜倍觉清寒。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

赵普元为社稷臣,君臣鱼水更何人。难虚雪夜相逢意,海错犹堪佐酒巡。

春华建安曹子建,秋实西京张释之。父事刑颙奴七子,黄初便作万年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