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城最高处眺荆楚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间。
峡自中流辟,江从西极还。
荆襄天设险,鄂岳水为关。
用武非今日,风云亦自闲。

作品评述

《郢城最高处眺荆楚》是明代王廷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间。
峡自中流辟,江从西极还。
荆襄天设险,鄂岳水为关。
用武非今日,风云亦自闲。

诗意:
这首诗以郢城最高处眺望荆楚地区为背景,描绘了江汉平原和荆州山脉之间的壮丽景色。诗人用自然山川的形势来抒发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境。

赏析: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站在石城上,凝望着渺茫的三楚地区。"三楚"指的是荆州、襄阳和巴东,这里是江汉平原和荆州山脉的交汇处。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着这片广袤的土地,感受到了它的辽阔和壮丽。

接下来的两句"峡自中流辟,江从西极还",描述了峡江从山峰间蜿蜒流淌,江水从西边的远处回流而来。这里描绘了江汉平原和荆州山脉之间的地理形势,表现出山川的壮美。

接下来的两句"荆襄天设险,鄂岳水为关",描绘了荆州和襄阳地区的险要地势。"荆襄"指的是荆州和襄阳两地,"鄂岳"指的是峨眉山和庐山,它们都是险要的地理关隘。这里通过地理特点,抒发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

最后的两句"用武非今日,风云亦自闲",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反思。"用武非今日"指的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当下,没有战乱的时代。"风云亦自闲"表示风云变幻的世事如今已经平静,诗人感到内心的宁静和从容。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山川的壮美景色,抒发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豁达超脱的心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局势和诗人对于和平的向往。

诗词推荐

楷正而端方,维颜之长。轩昂而自善,维米之体。多嗜而博爱,故能有其态。略迹而取神,故不没其真。是曰唐放生之碑。作者书之,能者摹之。江阴之王,畀我储之。五御既调,又日驱之。於虖后生,谁能如之。

生日称觞自六宫,香焚甲观画堂中。太平历数归英主,上寿年龄属圣躬。玉树有花因瑞雪,钧天呈曲在虚空。三公进贺祯祥事,先奏河清达帝聪。

老树参横傍古阴,浓烟淡月试追寻。自来无会丹青意,可惜良工苦片心。

一雨日夜零,阶前草更青。西风忽萧飒,残月照空庭。

兽炭共围,通宵不寐,守尽残更待春至。

檐低槛曲莫嫌隘,地僻草深宜昼眠。代枕暮凭溪上石,当帘时借屋头烟。倦游拂壁画山迳,贪醉解衣还酒钱。一水近通西浦路,客来犹可棹渔船。

马蹄千里踏春风,为爱河阳制锦工。首重儒宗新像设,不妨特地拜文公。

重檐敞处受槐薰,扫尽江村雨后云。佛法本无南北异,世情强有晦明分。个中苟住元无住,此外无闻却是闻。谁道结楼入已去,床头诗版几朝曛。

残年哭知已,白日下荒台。泪落吴江水,随潮到海回。故衣犹染碧,后土不怜才。未老山中客,惟应赋八哀。

削尽浮华念,闲居道已成。梦幽关水石,门冷掩杉柽。百衲禅中弊,苍髭病后生。何人问真理,笑指葛溪声。

江海蛉迎盖世翁,十年长我气如虹。独怜夙夜回天愿,移诵尪羸续命功。不朽扬云垂绝业,扶倾宗泽郁孤忠。列仙儒视人伦表,绰约飘髯酒颊红。

误语成疑意已伤,春山低斂翠眉长。鄂君绣被朝犹掩,荀令薰炉冷自香。有恨岂因燕凤去,无言宁为息侯亡。合欢不验丁香结,只得凄凉对烛房。

今古无过只一中,随时适变一相通。圣贤心术无偏倚,事业虽殊道则同。

宛溪垂柳最长枝,曾被春风尽日吹。不堪攀折犹堪看,陌上少年来自迟。

袖手穷山一少年,何曾有楚到澶渊。英雄正自无人识,盖世功名却偶然。

大道至真无言诘。韬光退隐藏深密。保炼元精无走失。*阴质。瑞云捧出灵阳日。照破昏冥威天*。混然恍惚空中实。莹净纯白相辅弼。通真一。丹书玉笈仙功毕。

真心不废别,试看越溪清。知汝机忘尽,春山自有情。月思华顶宿,云爱石门行。海近应须泛,无令鸥鹭惊。

三出专城鬓似丝,斋中萧洒胜禅师。近疏歌酒缘多病,不负云山赖有诗。半雨黄花秋赏健,一江明月夜归迟。世间荣辱何须道,塞上衰翁也自知。

十日春光九日阴,故关千里未归心。遥怜儿女寒窗底,指点灯花语夜深。

从渠柳色自青青,莫为行人赋渭城。只恐南墙旧时竹,误随风雨作离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