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袁宏道的《集五弟春草堂》
拼音和注音
cǎo táng hóng bì jǐn lí lí , qīng rè qīng hán zhèng hǎo sh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草堂:(名)茅屋。多指古诗人或隐士的住房:杜甫~(在四川成都)。
正好:(形)表示刚好在某一点上:你来得~|这双鞋穿着~。②(副)表示恰巧遇到某种机会:~向你请教一个问题。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原诗
草堂红碧尽离离,轻热轻寒正好时。
种药且收曾效子,修花惟去最低枝。
窗间番舌听言鸟,堤外风鸢看小儿。
欲与少陵添故事,入春新作海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