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鲁

天推鲁仲尼,周游布典坟。
游遍七十国,不令遇一君。
一国如一遇,单车不转轮。
良由至化力,为国不为身。
礼乐行未足,邅回厄于陈。
礼乐今有馀,衮旒当圣人。
伤哉绝粮议,千载误云云。

作品评述

《颂鲁》是唐代诗人苏拯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颂扬孔子为主题,表达了孔子的伟大和为人处世的高尚品质。

诗人以“天推鲁仲尼”作为开头,表明孔子受到天命的推崇。接着描绘孔子周游各地,去拜访布典坟。游遍七十国,但从未遇上一个真正的君王。这里的“七十国”是一种夸张的修辞手法,用来表示孔子游历的广泛。

紧接着诗人借助“单车不转轮”的比喻,形容孔子身上具有至化力,意味着孔子的卓越才能和德行。他为国家奉献,不为个人私利。

下一段诗句中,诗人表达了对礼乐的不满。他说礼乐行为还不够,回到了陈国(陈国是春秋时期的七雄之一),遇到了困境。然而,如今礼乐已经盛行,衮旒已经应该戴在圣人头上。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对当时形势的关切。苏拯认为粮食分配的政策不公,导致国家陷入困境。他抱怨千年来都误了重要的政策问题,引起了深深的遗憾之情。

总之,这首《颂鲁》是苏拯对孔子的颂扬和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通过赞美孔子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德行,诗人暗示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并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词推荐

早慕浮云耻系匏,泠然风驭起三茅。青菁可种无闲地,黄鹤归来失旧巢。石鼎颇传惊俗句,醉图未免取僧嘲。何须西望长安笑,谁是平生莫逆交。

百年村落半丘墟,垂老经过一柅车。金石阙讹秦汉旧,山川胜绝晋唐余。醉题墨淡尘昏壁,诗社人亡泪溅裾。名宦半生成底事?早时恨不学犁鉏。

漏泄春光有阿亨,一双诗眼太乖生。草根未响渠先觉,不待黄鹂第一声。

平原莽苍浮轻霭,白昼柴门亦自扃。篱外水波光灭没,林边山岫远青冥。如何隐几终朝看,不及寒窗静夜听。听水看山朝复暮,那知白发渐星星。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老抱遗书隐故山,镜中衰鬓似霜菅。规模肯堕管萧亚,梦想每驰河渭间。竹帛竟孤千载事,江湖敢恨一生闲。残功赖有吾儿续,把卷灯前为破颜。

一蓑一笠一孤舟,万里江山独自游。有人问我红尘事,笑入芦花不点头。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洞房温且清,寒暑不能干。高堂虚且迥,坐卧见南山。绕廊紫藤架,夹砌红药栏。攀枝摘樱桃,带花移牡丹。主人此中坐,十载为大官。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谁能将我语,问尔

冰鉴悬秋,琼腮凝素。铅华夜捣长生兔。玉容自拟比*娥。妆成尤恐*娥*。花影涵空,蟾光笼雾。芙蓉一朵溥秋露。年年只在广寒宫,今宵

知时膏泽下新正,便觉欣欣物意生。细雨寒梢半檐滴,单床孤梦五更声。两年元日嗟萍梗,万里殊乡付酒觥。不似斗杓容易转,只今迎岁指东城。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如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断岸竹如云,翠色落寒濑。艇子何处归,应转烟林外。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芳菲自恩幸,看却被风吹。

尚方绶带迎嘉节,中禁彤闱纳美祥。畴德珍符方瑞圣,后天宸寿永无疆。

年年佩温故,先入一枝来。岁寒吾与女,欲别重徘徊。

方物就中名最远,只应愈疾味偏佳。若交尽乞人人与,采尽商山枳壳花。

舜江楼上一徘徊,四面云山锦障开。于古岂徒贤二相,只今睍可致三台。月明鼓角空中起,风静波涛地底回。别驾清名动乡国,金鞍五马望重来。

七十行年戴石屏,同时诸老各凋零。扁舟归去自渔舍,冷骨秋来更鹤形。天地无情头尽白,江山有分眼终青。剡溪定有人乘兴,月下柴门不用扃。

万顷重湖东复东,意得得怕打头风。故畦遗穗粼粼在,野水寒林处处通。鸿雁汀洲渺葭苇,牛羊篱落见儿童。衣冠尘土空头白,惭愧扁舟把钓翁。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