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磨墨赞

面皮顽恶发须忪,磨墨元来也不中。
冷看他人书淡字,不知污得布裙浓。

作品评述

《拾得磨墨赞》是宋代释绍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磨墨的事情看似简单,但其实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这首诗以磨墨为主题,通过描述作者拾得墨砚,并对其进行评价,展现了作者对磨墨这一琐碎而重要的工作的认可和赞美。

诗中首先描绘了面皮顽恶、发须凌乱的样子,这是在形容作者自己的形象,以突出他对磨墨的投入和专注。接着,诗句中表达了磨墨的困难之处,作者表示磨墨即使是用心去做,也不一定能够成功。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磨墨这一细致技艺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一种无奈和不可控制的因素。

接下来,诗句以冷静的态度展示了作者看待他人书写的态度。作者认为他人的书写只是淡淡的字迹,没有了解到磨墨的艰辛和重要性。这里,作者通过对比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于磨墨这一传统手艺的珍视和对于他人的误解的无奈。

最后一句诗写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用来擦拭墨砚的布裙已经被污染得颜色浓重。这是在暗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书写时所使用的墨水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没有真正领会到磨墨的过程和成果,因此无法真正体验到书写的深层次情感。

通过这首诗,释绍昙以磨墨为载体,表达了对于传统手艺的珍视和对于他人对待这种传统手艺的无知和误解的无奈之情。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通过常人可以理解的日常事物,借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

作者介绍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仙人自昔好楼居,怪石棱层倚碧虚。见说通天中有路,世间何处觅飙车。

穿莲漏永金铺邃,雪藕衣轻玉殿凉。好把无邪毋不敬,细挑采字寿君王。

一种分香自月宫。人间清绝处,小山丛。谁将仙米掷虚空。丹砂碎,糁遍碧云中。好是窦家风。年年秋色里,又香浓。风流全在主人翁。青青鬓,相映脸潮红。

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一个罢了钓竿,一个收了斤斧,林泉下偶然相遇。是两个不识字渔樵士大夫,他两个笑加加的谈今论古。

一宿经窗卧白波,万重归梦隔烟萝。若言不得南宗要,长在禅床事更多。

爱战将军未白头,寸心犹自不忘忧。华夷百岁兴亡事,一夜同君说蔡州。

小山幽彻,遍地堆香雪。只恐今宵入梦,梦到处、魂孤绝。八公头已雪,淮南分半席。莫道淹留何事,且长啸、对佳月。

东行西行一日过,深酌浅酌万事休。亦知衣食将不继,老甚安能怀百忧?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若指或掌,倚天照雪。大冶兮磨砻不下,良工兮拂拭未歇。别别,珊瑚枝枝撑著月。

江梅自癯瘠,挫抑岂多禁。未腊忧风雪,先春病雨阴。开时能慰眼,落去更关心。何以宽愁寂,村醪得屡斟。

乡闾人物久凋零,辈行如君却老成。自合怀铅居册府,若为栖棘向江城。簿书且作三年计,事业当为万里程。林下贤人如未泯,尚期拭目看飞鸣。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乐章谁与集,垄树即堪攀。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贫贱甘羁旅,淹留赖薄田。悠悠将送老,比比不逢年。旱魃工为虐,雷公岂易鞭。醉能忘万事,安得酒如川。

危邦有贤哲,力战镇州平。革弊还疲庶,從宽悦众情。爱人惟责己,徇节几忘生。青史惟馨在,千年仰令名。

凿土篝松火,为炉有底难。未知行地日,可辟中人寒。气味醇醪似,光阴尺璧看。回头长夏景,直欲褫中单。

苦雨边日夜,佳月遭薄蚀。晚风散积霭,水天忽改碧。江皋放幽步,露下襟袂湿。划然湖海兴,如骥不受勒。扁舟系枯柳,渔子虑已熟。哕起勿作难,解缆破秋色。移我坐空旷,四顾竦毛骨。山空木叶脱,岸断石脚出。舍舟访邻叟,醉卧不纳客。何必见安道,意行无适莫。书生亦底事,忍冻

拂衣金马门,税驾石帆村。唤起华山梦,招回湘水魂。心亲频握手,目击欲忘言。最喜藤阴下,翛然共一樽。

共上云山独下迟,阳台白道细如丝。君今并倚三珠树,不记人间落叶时。

滴水添壶箭,跳丸叠崦嵫。只夸颜似玉,不觉鬓成丝。

旅梦何时尽,征途望每赊。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猿啸空山近,鸿飞极浦斜。明朝南岸去,言折桂枝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