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公明枢密寿

老子当年此日生,麒麟元在地中行。
岂惟谔谔人争忌,亦对堂堂目屡惊。
持国尚卑千斛力,总戎曾作万夫城。
经纶不似书痴绝,堪与君王造太平。

作品评述

《为王公明枢密寿》是宋代释宝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子当年此日生,
麒麟元在地中行。
岂惟谔谔人争忌,
亦对堂堂目屡惊。
持国尚卑千斛力,
总戎曾作万夫城。
经纶不似书痴绝,
堪与君王造太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老子的生日为背景,表达了对王公明枢密(杨公明)的祝寿和赞美之情。诗中通过麒麟元在地中行的描绘,将杨公明比喻为神秘而威严的存在,与众人相比,他的威望和威力令人敬畏。

诗中提到杨公明持国尚卑千斛力,总戎曾作万夫城。持国尚卑,指杨公明在掌握国家大权时谦虚低调,不以权势凌驾于人;总戎曾作万夫城,指他在军事上有过卓越的成就,能够组织万夫军队,确保国家安全。

诗人通过对杨公明的赞美,表达了对其才能和功绩的敬佩之情。杨公明的治国经纶之道超越了一般的书痴,他的才智和智慧能够为君王创造太平盛世。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杨公明的威严和才能,表达了对其功绩和智慧的赞美。通过对杨公明的称颂,诗人也间接地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祝愿。

作者介绍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卍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爲寺。復至四明,爲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爲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素琴孤剑尚闲游,谁共芳尊话唱酬。乡梦有时生枕上,客情终日在眉头。云拖雨脚连天去,树夹河声绕郡流。回首帝京归未得,不堪吟倚夕阳楼。

跬步园林种亦难,渭川还有几千竿。山云遗我冰绡轴,得与梅花相对看。

湖阔兼云雾,楼孤属晚晴。礼加徐孺子,诗接谢宣城。雪岸丛梅发,春泥百草生。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飘然乘泠风,一瓣谒环宇。住山老黄冠,迎客琪树午。鱼鱼美少年,华裾集齐鼓。往者修练人,飞升接高武。尔来何寂寥,山川亦今古。甲第拟王侯,亿万富仓庾。所以气体移,学道不精苦。吾闻郭许俦,卓庵

沃心裨帝学,古道畅皇风。天下真无敌,君前置一通。将拚龙尾砚,去作鱼头公。笔底澜翻舌,谈间磊块胸。通明云殿上,清切玉堂中。发轫同安簿,深衣独乐翁。孝经题幼志,沼鉴见精忠。元佑龙蛇杂,开禧蟊贼讧。隆冬老儒立,奸党一碑丰。三晋春秋在,千年纲目同。长天炤孤愤,清夜

无处着诗名,梨山万古青。人间留此像,天上作何星。祝史祠神醉,骚人谒梦醒。当时青紫楦,曾有许精灵。

十里荷开菡萏初,我公初至有西湖。却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也无。

尽输精白承休德,政用诗书造太平。略为周家推在位,太颠闳夭散宜生。

一帆何处去,正在望中微。浦迥摇空色,汀回见落晖。每争高鸟度,能送远人归。偏似南浮客,悠扬无所依。

客亭多少路,花信几番风。折柳赠新翠,种桃思旧红。渊明节已异,潘岳趣还同。政治有余力,归来辞赋工。

二年烟雨汉皋亭,玉节西来照雪明。慷慨报君浑是胆,驰驱将母莫非诚。稻禾水足青畴润,烽火宵閒紫逻清。鸾凤莫将鹰隼看,及时须为国家鸣。

正元望后宴平津,罗绮初筵入早春。盘马斗车才罢夜,残灯剩月尚宜人。梅花落到歌前缓,柳叶开经胜里新。不信金吾仍放禁,归时看取六街尘。

书回闻道读春秋,笔削馀功指顾收。鲁国故知人有礼,周家那得圣无忧。非君着意扶公谷,似我何辞赞夏游。会引青藜校天禄,毋忘华发此沧洲。

玉露漳川月,相看几上弦。气横秋浦白,轮带女城偏。半魄蟾犹隐,分枝桂未圆。云衢谁可到,柅辙驻流年。

既离湖口县,未至落星湾。舟中三两程,程程见庐山。庐山遮半天,五老云为冠。朝看金叠叠,暮看紫巉巉。瀑布在山半,仿佛认一斑。庐山忽不见,云雨满人间。

两岸尘埃终不到,四檐风月冷无声。路从碧树阴中断,人向红莲影里行。

不作朝家青紫绨,笑看金鼎识刀圭。石军六帖家藏在,乞与安西手自题。

荆棘谁令满路栽,雷州司户却生回。独怜阳陆真天命,不见承平公道开。

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