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安石的《日出堂上饮》
拼音和注音
yǔ kè qiě wù rán , bǎi nián děng fú ōu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年:1.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大业。~不遇。2.人的一生;终身:~好合(新婚颂词)。~之后(婉辞,指死亡)。3.字面释义:一百年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原诗
日出堂上饮,日西未云休。
主人笑而歌,客子叹以愀。
指此堂上柱,始生在岩幽。
雨露饱所滋,凌云亦千秋。
所托愿求久,何言值君收。
乃令卑湿地,百蚁上穷锼。
丹青空外好,镇压已堪忧。
为君重去之,不使一蚁留。
蚁力虽云小,能生万蚍蜉。
又能高其础,不尔继者稠。
语客且勿然,百年等浮沤。
为客当酌酒,何豫主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