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眺

破帽任风吹,天知发已丝。
大江流禹迹,老树见秦时。
北际山如砺,南溟水似池。
夜凉无梦到,久矣叹吾衰。

作品评述

《登眺》是宋代朱继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登上高处眺望,破旧的帽子被风吹得随意飘扬,天知道我的头发已经稀疏如丝。大江奔流,留下了古代禹王治理河川的痕迹,古老的树木见证了秦时的兴盛。北方山峦层叠如磨刀石,南方的水域宛如一潭静水。夜晚的凉风吹过,我无法入梦,久久地感叹自己的衰老。

这首诗词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通过对风、江、树、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身老去的感慨。破帽随风飘扬的形象,寓意着诗人的颓废与无奈,而天知发已丝的描写则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侵蚀。大江流淌禹王治理的痕迹,老树见证秦时的繁华,通过对古代历史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兴盛与衰落的感叹。北方山峦犹如磨刀石一般陡峭,南方水域宛如静水,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静谧之美。夜晚的凉风和无法入梦的心境,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衰老的感叹。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风、江、树、山、水的描绘,融入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静谧之美,同时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颓废。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思考,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流转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产生了对光阴易逝和生命脆弱性的共鸣。

诗词推荐

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殁仍忧我身,使存心得堕。

残暑夜如炊,晓风吹萧索。开门望林木,引蔓修篱落。所欣尘累远,不恨生涯薄。心事少干云,白头成忆昨。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_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过春称复到诸园,厌苦终朝鼓吹喧。招得老僧红外至,啜茶挥尘话松轩。

出门行一步,形影便相失。何况大堤上,骢马如箭疾。夜夜如织妇,寻思待成匹。郎只不在家,在家亦如出。将金与卜人,谲道远行吉。念郎缘底事,不具天与日。

桐江春水绿如油,两岸青山送客舟。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近杭州。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江城开岁风雨频,闭合不出俄经旬;忽逢国艳带卯酒,坐觉天地无余春。芳敷正当晨露重,盛丽欲擅年华新。数株欹斜傍山驿,一簇深浅临烟津。徘徊跋马不忍去,只恐飘堕随车尘。念当载酒醉花下,破晓啼莺先唤人。

读尽家藏万卷书,萧然华发宦游初。区区狱掾何须愧,聊把春秋试绪余。

乱叶翻飞托草莱,众宾分坐几亭台。天低烟树千重没,云破江山一半来。皂帽受风先欲落,黄花候日未全开。岁时争在人前好,多把茱萸看一回。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雪后江面净,客子不畏寒。掀篷篷上坐,静见天地宽。风平势未减,小舟荡渺漫。万里莹无波,琼树幻翠峦。大江此胜概,景与心会难。须臾世界殊,月拥白玉槃。凡身寄广漠,酒杯不可乾。严冱何能禁,醉眠更已残。

商飙乍发,渐淅淅初闻,萧萧还住。顿惊倦旅。背青灯吊影,起吟愁赋。断续无凭,试立荒庭听取。在何许。但落叶满阶,惟有高树。迢递归梦阻。正老耳难禁,病怀凄楚。故山院宇。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数点相和,更著芭蕉细雨。避无处。这闲愁、夜深尤苦。

圣世能收晁董策,孤舟来唱鄂君歌。一看献纳元台表,可特修名在异科。

养家苦,没休期。危危险险似围棋。被人*,无祷祈。修行好,最稀奇。姹婴争把虎龙骑。献胎仙,凤与麒。

春到桃源人不到。白发刘郎,误入红云岛。著意酬春还草草。东风一夜花如扫。过眼风花人自恼。已□寻芳,更约明年早。天若有情天亦老。

拥褐安居南岳头,白云高寺见衡州。石窗湖水摇寒月,枫树猿声报夜秋。讲席旧逢山鸟至,梵经初向竺僧求。垂垂身老将传法,因下人间遂北游。

当年驾鹤共骖鸾,对蹑丹梯上广寒。绿鬓旋同依帅府,华颠今并列王官。文才似我无多子,契分于君有四般。念旧不妨频枉驾,瓮头随意酌甘酸。

饮尽君家碧瓮春,香痕狼籍上罗巾。诗坛不遣前盟负,郎署应怜此会新。归骑已闻珂撼玉,留人莫待烛销银。步兵故有风流在,傲杀金貂买醉人。

一从簪笏事金貂,每借温颜放折腰。长觉身轻离泥滓,忽惊手重捧琼瑶。马因回顾虽增价,桐遇知音已半焦。他日秉钧如见念,壮心直气未全销。

绣错繁华遍九衢,《上林》词赋汉西都。朱门细婢金条脱,紫禁材官玉鹿卢。万里星辰关上界,四朝冠盖翊皇图。东邻白面生纨绮,笑杀扬雄卧一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