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末元初白珽的《李翰林墓》
拼音和注音
shú wèi qiān zài rén , bù zài tiān dì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地:(名)①天和地:惊~,泣鬼神。②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③境地:没想到事情会弄到这步~。
不在:1.在的相反语,专指不在家或泛指不在某处。2.死亡的讳词。3.不在于、不著重于。
千载:比喻年代久远。
孰谓:意思是谁料。
地里:两地相距的里程。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指地理之学。区域;区划。
载人:1.承载着人。2.记载事物的人。
白珽
原是四明名儒舒少度的遗腹子,后为钱塘人白某收作嗣子。工诗赋,曾与当时名士结社,称“月泉吟社”。他的诗,题材多为描绘自然秀丽风光、农村田园生活,也有反映民生疾苦及时政的
原诗
出城得佳山,两峰特奇诡。
一如植躬圭,一峰拱而侍。
我见犹爱之,而况谪仙子。
孤坟在其下,政尔直一死。
谪仙真仙人,出处见诸史。
岂敢傲吾君,辛苦植唐祀。
嗟予侃侃者,尘土正如此。
停车不忍发,载拜颡有泚。
仰止青山高,清风与终始。
孰谓千载人,不在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