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崔谏议

半生猿鸟共山居,吟月吟风两鬓疏。
新句未尝忘教化,上才争忍不吹嘘。
全家欲去干戈后,大国中兴礼乐初。
从此升腾休说命,只希公道数封书。

作品评述

《山中寄崔谏议》是唐代诗人李昭象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生猿鸟共山居,
吟月吟风两鬓疏。
新句未尝忘教化,
上才争忍不吹嘘。
全家欲去干戈后,
大国中兴礼乐初。
从此升腾休说命,
只希公道数封书。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李昭象在山中与崔谏议共同度过半生的情景。他们在山居中吟咏着明月和山风,两人的鬓发已经稀疏。尽管他们都有才华,但他们从未忘记以教化自己,不自夸吹嘘。当时,他们的家人都希望躲避战乱,但他们却希望国家能够安定,并重振礼乐之风。他们决心不再追逐功名,只希望能够坚持公道,写下一些有价值的书信。

赏析:
《山中寄崔谏议》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李昭象与崔谏议在山中的生活情境,表达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深思与期望。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传达了一种崇高的人生态度。

第一句“半生猿鸟共山居”,表达了作者与崔谏议长期在山中隐居的情景,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体现了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吟月吟风两鬓疏”,通过吟咏明月和山风来描绘两人的心境,表达了他们已经年老,鬓发已经稀疏的时光流逝之感。

第三句“新句未尝忘教化”,强调了作者对自身修养的重视,不忘教化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第四句“上才争忍不吹嘘”,表达了作者与崔谏议之间的谦虚竞争态度,使人感受到他们对才华的克制和对人生的深思。

第五句“全家欲去干戈后”,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人们纷纷躲避干戈的现象,而作者却希望国家能够恢复安定。

第六句“大国中兴礼乐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盛的期望,希望恢复古代礼乐之风,使国家更加文明繁荣。

第七句“从此升腾休说命”,意味着作者决心不再追逐功名利禄,而是追求升华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境界。

最后一句“只希公道数封书”,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写书信表达自己对公道的追求,向世人传递真理与价值观。

整首诗词以淡泊明志、追求真理与公道为主题,旨在表达李昭象在山中与崔谏议共度半生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他们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忘教化自己,注重个人修养,谦虚竞争,希望国家能够恢复安定和兴盛。他们决心放弃功名利禄,追求升华自己的内心境界,并通过写书信传递真理与公道的价值观。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山居生活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追求真理和公正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

李昭象,约生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池州人,卒年不详。懿宗末,以文谒相国路严,问其年,仅十七。时严亦年少,颇器重之,荐于朝。将召试,会严贬,遂还秋浦。移居九华,与张乔、顾云辈为方外友。昭象能诗,今存八首。

诗词推荐

好学承家夙所奇,蠹编残简共娱嬉。一婚倘毕吾无累,三釜虽微汝有期。聿弟元知是难弟,德儿稍长岂常儿。要令舟过三山者,弦诵常闻夜艾时。

竹不愧老可,人今无老坡。聊将一卮酒,相与酹苹波。

风萧萧,雨萧萧。山云漠漠,庭叶飘飘。普天匝地,祖意活鱍鱍。满眼满耳,心印何昭昭。便与么去,衲僧门下,大故相辽。行到水穷山尽处,可中别有路通霄。

草曾为底恶,霜乃得能嗔。罢曳木无守,虔刘风不仁。枫衰山反本,石出水藏神。浩叹吾其老,犹为逆旅人。

八景云舆驾六龙,东方常御太和风。箫笳冉冉升黄道,冠剑重重拜木公。

语声了了出溪湾,只隔桃波一步间。自爱黄鹂春后至,多愁燕子雨中还。坡晴细草平如剪,花曙闲门半不关。欲觅行踪云满地,人言采药在他山。

关外峥嵘岁,河边寂寞洲。寒云能不雨,高柳强先秋。野静狐狸出,沙长雁鹜留。登临虽信美,无赋可销忧。

年来疏散任清贫,藜杖荷衣白葛巾。傍竹看山行怕晚,对花临水坐伤春。拟将兰棹为渔父,来访桃源避世人。回首仙踪无处觅,东风吹绿半江摐。

两公天下骏,无地与腾骧。就死得处所,至今犹耿光。中原擅兵革,昔日几侯王。此独身如在,谁令国不亡。北风吹树急,西日照窗凉。志士千年泪,泠然落奠觞。

人间久矣倦迎逢,归路牛羊带夕舂。千点梅沉山店月,一溪烟咽寺楼钟。穷犹羞涩巉岩面,老自平夷磊磈胸。曾笑古人多晚谬,草庵虽小幸相容。

湖滨文字饮,一别五年余。未死须重见,将诗屡当书。事元无可说,意自不能疏。近日知来信,顽躯百病除。

北出城来驻马蹄,君家别馆幸临豀。雄虹见雨遏不断,潦水到秋痕渐低。万中热心成浩叹,一樽撩眼怕长迷。俗人谁会儒生意,是处醉吟还日西。

上天四序分寒燠,以渐相寻不相渎。今年立春七日耳,暖景温风何迫促。群蛙怒鸣蚊蚋出,蚍蜉插翅飞满屋。儿童便欲觅团扇,我亦汗垢思汤沐。山坡梅花常恨晚,一夕开尽如雪谷。篱边已放桃蕊红,庭下顿长萱芽绿。小人识浅喜欲舞,轻衫冷饼相追逐。春深疠鬼不贷人,此暖但忧非汝福。

金错刀,连环交刃吹风毛。美人赠我万钱贯,何必翦犀夸孟劳。

青青官柳,飞过双双燕。楼上对春寒,卷珠帘、瞥然一见。如今春去,香絮乱因风,沾径草,惹墙花一一教谁管。阳关去也,方表人肠断。几度拂行轩,念衣冠、尊前易散。翠眉织锦,红叶浪题诗。烟渡口,水亭边,长是心先乱。

梨园处处按新词,桃叶家家度翠眉。一自流传江左调,令人却忆六朝时。

阳山山下草庵深,寂寂香灯对远岑。莫怪相看总无语,坐禅为政一般心。

乾箨坠莎何用扫,嫩根撑砌莫嫌妨。就中此地尤难得,恼杀东都白侍郎。

古来幕府俱才雄,子美严武韩裴公。近时幕府养清望,一事不到筹帷中。先生人物宜台省,岂合官曹坐閒冷。只今时事欠撑拄,袖手旁观应不肯。浔阳戈甲屯如云,天子命我参卿军。江头策马枭黠虏,快作当年虞允文。欲知允文宰相业,只观采石江头捷。满望麒麟第一功,不唱阳关第三叠。

道得闲来尽未闲,颇缘幽事扰心间。卧听雪作披衣起,不待天明带月看。更觉梅枝殊摘索,只惊蓬鬓却羁单。飞花岂解知人意,风里时时戏作团。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