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陵祀(其二)》
拼音和注音
huí hé gōng qiáng chū , fēn chí lǐ shù tó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宫墙:住宅的围墙。《论语.子张》:'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后因称师门为'宫墙'。指宫廷的围墙。借指朝廷。
回合:(名)旧小说描写武将交锋时,一方用武器攻击一次而另一方用兵器招架一次叫一个回合。现在也指双方较量一次。
礼数:礼节;礼貌的等级。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回合宫墙出,分趍礼数同。
夜归千嶂里,春度百花中。
列宿俱垂野,洪涛并在空。
出游神意肃,石马自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