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终身慕父母

外物安能乱本真,终天眷慕受恩深。
大人所在元无坏,不失初来赤子心。

作品评述

诗词:《孟子·终身慕父母》

翻译:
外物安能乱本真,
终天眷慕受恩深。
大人所在元无坏,
不失初来赤子心。

诗意:
这首诗出自宋代作家陈普的《孟子·终身慕父母》。诗人通过表达对父母深深的敬爱之情,强调了人们应该始终保持对亲情的珍视和回报。诗中的“外物”指的是世俗的物质享受和外界的干扰,而“本真”则代表内心的纯真和真实。诗人认为外界的事物无法动摇内心的本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对父母之爱的至高无上的敬意。诗人说:“外物安能乱本真”,意味着纷扰的世俗无法动摇一个人内心对家庭情感的真挚。他强调了父母对他的养育之恩,称之为“终天眷慕受恩深”,表达了对父母无尽的感激之情。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大人的赞颂和敬佩。他说,“大人所在元无坏,不失初来赤子心”,指出真正的大人永远保持着内心最初的纯真和善良。这种纯真的本性使他们不受外界的腐蚀和诱惑,保持着对父母的热爱和尊敬。

这首诗表达了孝道的重要性,强调了家庭情感的珍贵和无私奉献的美德。诗人通过简洁而深远的语言,唤起了读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引发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思。诗词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一首经久不衰的佳作,让人们反思和珍视亲情的真谛。

作者介绍

陈普(一二四四~一三一五),字尚德,号惧斋,福州宁德(今属福建)人。从会稽韩翼甫。宋亡,元三次辟爲本省教授,不起。隠居授徒,四方及门者岁数百人,学者称石堂先生。元成宗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应刘纯父聘,主云庄书院,熊禾留讲鳌峰。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二。有《石堂先生遗集》二十二卷等。事见本集附录《石堂先生传》。 陈普诗,以明嘉靖十六年宁德知县程世鹏刻《石堂先生遗集》爲底本,酌校《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五五《石堂集》(简称四库本)。底本明显错字,径改。

诗词推荐

蛾眉曼脸倾城国,鸣环动佩新相识。银汉斜临白玉堂,芙蓉行障掩灯光。画舸双艚锦为缆,芙蓉花发莲叶暗。门前月色映横塘,感郎中夜渡潇湘。

函开函闭管年丰,白傅能方夏禹功。湖石记埋泥藓里,斗门字蚀水花中。犁平阡陌犹春雨,船载笙歌自晚风。遍倚暮阑怀古往,月明无奈瀑声空。

长光居尊,盛容有灯。文王事亲,万国归美。朝会之则,邦家之纪。受福于天,克昭隆礼。

一觉千年一转机,觉来还是梦还非。当时梦里如为蝶,便好穿花傍水飞。

君臣一德千龄际,柱石三朝四纪中。天下重轻常系望,膝前谋议不言功。位高少有名兼美,体健方知福更隆。谩道汾阳贵且寿,若论勋考亦惭公。

国使翻翻随旆旌,陇西岐路足荒城。毡裘牧马胡雏小,日暮蕃歌三两声。

因我得礼汝,乾坤粟粒许。若要除三害,无过问周处。

平生有个风流愿。愿长与梅为伴。问伊因甚破寒来,只恐百花先绽。比兰比麝,比酥比玉,休恁闲撩乱。瑶台月下分明见。依旧残妆浅。不知分得几多香,一片清如一片。直须遮断,恐人眼毒,不解轻轻看。

鲲鹏蜩鷃子知不,小大形殊各有俦。取醉尽情师李白,放言极力问庄周。

锡山落在暮云边,几载无书寄老仙。公艺九龄余望八,梦商史稿觉恓然。

元和诗体夙驰声,巧致公台只暂荣。绿野主人天下望,不应疏外负平生。

蚕老麦枯田舍忙,谁令四月雨浪浪。未容乌鸟私遗粒,鸣蚓跳蛙欲满场。

生于太平世,长于太平世。老于太平世,死于太平世。客问年几何,六十有七岁。俯仰天地间,浩然无所愧。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落冷,胭脂井坏寒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九十不衰真地仙,六旬犹健亦天怜。今年相遇莺花月,此夜同欢歌酒筵。四座齐声和丝竹,两家随分斗金钿。留君到晓无他意,图向君前作少年。

积雨晴时近,西风叶满泉。相逢嵩岳客,共听楚城蝉。宿馆横秋岛,归帆涨远田。别多还寂寞,不似剡中年。

怒涨争茅笑,安流节斗门。行苗存水则,缩板护河源。士李昔陈义,守奚能听言。便当生庙食,禾熟赛鸡豚。

半江涌出金山寺,一簇楼台两岸船。月转中宵为白昼,水吞平地作青天。塔铃自触微风语,滩石长磨细浪圆。龙化老人来听法,手持珠献不论钱。

东阁延髦士,西都守别宫。不忘如卫武,难老似僖公。位貌今虽远,官僚旧忝同。开怀尽卮酒,足以厚时风。

米坊能者较些些,七百僧中独作家。半夜传来衣有据,机前收得镜无瑕。祖师只麽闲舂碓,若子如今莫撒沙。古井先秋念枯冷,金绳钓出玉虾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